謠言越演越烈,不單單是市民們在議論,就連很多議員紛紛上書巴爾斯等執政官,要求他解除賣國賊,東布羅夫斯基的職務。
雖說作為首席執政官的巴爾斯,果斷拒絕了議員們提出的臨陣換將的要求。但在另一方面,他也不得不屈從于其他同僚的建議,命令東布羅夫斯基指揮波蘭南方軍團,立刻越過維斯瓦河,向威脅華沙的俄國據點和要塞,主動發動進攻。
屈從于政治壓力的臨時軍事方案,也不是不可以,但凡東布羅夫斯基聰明一點,在進攻上完全可以磨洋工,出工不出力。等到法軍最高統帥來到華沙,一切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此外,巴爾斯如果能將此事及時通報給法蘭西第一執政官,那么作為聯軍最高統帥的安德魯可以直接干涉此事。
或是派兵支援東布羅夫斯基的南方軍團,或是干脆更直接一點,處理掉那些暗中制造政治謠言的壞家伙。
然而,東布羅夫斯基屬于死腦筋,沒有靈活的政治智慧,既然華沙的執政官說要進攻,那我就進攻吧;
至于巴爾斯,此刻忙著與波蘭各黨派協商著一份《憲法草案》,而沒將南方軍團主動進攻俄軍的消息,及時上報給法軍統帥部。
起初的時候,南方軍團憑借兵力上的巨大優勢,的確攻下了維斯瓦河東岸的好幾個俄國人盤踞的城鎮據點。
一時間,波蘭愛國者的士氣大增。那些頭腦發熱的國民自衛軍及武裝民兵的指揮官居然相互串聯起來,他們集體瞞著有叛徒嫌疑的司令官東布羅夫斯基,拖拽著十幾門古董級的火炮,就要圍攻堅固無比的塞羅茨克要塞群。
不出意外的話,意外一定會來的。
當5萬多波蘭人開始在塞羅茨克要塞的外圍,建立進攻營地的時候,俄國指揮官烏瓦羅夫忽然下令打開城門,親自指揮2干哥薩克騎兵與1萬烏克蘭步兵,對著毫無準備的波蘭人發動猛烈進攻。
俄國騎兵不過是一個沖鋒,就輕而易舉的打穿了烏合之眾的陣地,就像獵犬趕鴨子那般,在平原上肆意追殺那些逃亡之人。
如果不是東布羅夫斯基帶了一個步兵旅緊急支援,拼死擋住了哥薩克騎兵的反復沖殺,加之后續援軍的陸續趕到,這才迫使俄國人退守要塞,否則由自衛軍與民兵組成的5萬波蘭愛國者,可能會損失大半。
此戰,波蘭一方損失了1.6萬人,其中還包括2干名波蘭正規軍,至于俄國的損失不過2干左右。塞羅茨克城下,波蘭人居然被弱勢一方的俄國守軍,打出了1:8的高額損失比。
更為麻煩的,在狙擊俄軍騎兵進攻時,東布羅夫斯基的頭部不慎被哥薩克騎兵砍傷,目前人尚處于清醒與半清醒之間。
半夜時分,塞羅茨克戰事不利的消息,借助華沙信使,傳到了安德魯那里。于是就有了貝西埃爾連夜組織近衛第一軍,從普沃茨克渡過維斯瓦河,向塞羅茨克方向做強行軍。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