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眼下,當務之急就是處理好,與俄國人這種不是戰爭的戰爭。盡管法俄兩國早在三個月前,已經有過零星的交火。
1798年9月10日上午,安德魯再度前往波蘭臨時政-府的所在地,城市王宮。
他與包括巴爾斯、科翁泰在內的三位執政官,還有科萬塔伊神父等多位內閣大臣,以及瓦萊斯基伯爵議長為首的12名議會代表,進行了最后一次公開的官方交流后,就于當日黃昏時分乘船離開了華沙。
安德魯乘坐的雙桅帆船,并沒有一路向北,直航到維斯瓦河下游,而是向北航行了兩個小時后,就拐入了右側支流雷納河,并在距離塞羅茨克要塞5公里位置登陸上岸。
此時,貝西埃爾指揮的塞羅茨克攻防戰已進入了最后的關鍵時刻。安德魯此行的目的,依然也是督戰。
數天前,第九軍軍長兼但澤總督旺達姆,依照最高統帥部發來的指令,收集了但澤附近的8門勝利者臼炮,統統發往了塞羅茨克前線。
由于俄國遠征軍艦隊封鎖了但澤灣,也就是維斯瓦河與波羅的海的入海口,導致阿爾芒將軍無法派遣內河艦隊的蒸汽船只,進入維斯瓦河,實施增援作戰。
9月2日入夜之前,8門勝利者臼炮及大批彈藥,盡數安全抵達了塞羅茨克前線。而在此之前,法國工兵們已經耗費一天的時間,在距離要塞前方2.5公里外,構筑了勝利者臼炮的陣地。
對于安裝于18世紀的要塞內部炮來說,即便威力巨大的24磅重型火炮,其實心彈的最大射程,也不會超過2.2公里。
當然,提高射程的解決方案也不是沒有,那就是將12磅、18磅,24磅火炮搬運到城墻高處,或許可以提升兩、三百米的射程,
但另一方面,要塞的重型火炮所產生的強大后坐力,可能會對城墻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甚至會引發城墻崩塌的危險。
尤其是塞羅茨克要塞,其主體構造也屬于經典的棱堡結構。最早是由波蘭人邀請法國工程師建造的,主要目的是防御東北方向的來犯敵人,對首都華沙的威脅。
但在1733年到1738年的波蘭王位繼承戰期間,塞羅茨克要塞遭遇到極大破壞。其后數十年的時間里,這座扼守雷納河與維斯瓦河交匯處的塞羅茨克要塞因為缺乏妥善維修,便逐漸荒廢了。
直到兩年前,普魯士依照三國協議,允許俄國-軍隊駐防塞羅茨克要塞,以及維斯瓦河以東的多個據點,借此來共同防范波蘭復國主義者的死灰復燃,再度在華沙發動起義。
當俄軍接管塞羅茨克要塞時,整個要塞已變得破破爛爛的,歷任俄國指揮官都對這座要塞進行了不下3次的修修補補。但依然未能恢復到塞羅茨克要塞,在1725年時的那種堅強程度。
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原本用于構筑塞羅茨克要塞基礎的巨石,在數十年來,不是被商人們挖走,用于擴建華沙等地的內河港口;就是遭遇附近波蘭農戶的洗劫,石塊搬回自己家,壘砌了院墻。
不得已,修護塞羅茨克要塞的俄國工程師為了趕工期,節省經費,就使用了大量的木料,去替代昂貴的石頭,掩埋于泥土之中。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