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次瓜分波蘭以后,本尼格森被派到在波斯作戰的俄國-軍隊中效力。等到葉卡捷琳娜二世死后,保羅一世將這位德籍將軍,召回到圣彼得堡,并晉升中將,
但不久,本尼格森就犯了與駐守塞羅茨克要塞的俄國指揮官,烏瓦羅夫伯爵同樣的政治錯誤。
在一場晚宴之上,喝得非常盡興的本尼格森,其大嘴巴的壞毛病再度發作了。
下一刻,這位性格暴躁的俄國將軍居然跳到了桌子上,并對著到場的數十位賓客公開宣稱:唯有皇太子亞歷山大,才是葉卡捷琳娜大帝的真正繼承人,而并非那個一切效仿普魯士的保羅一世。
毫無疑問的,本尼格森男爵的這番反動言辭,很快就傳到了保羅一世的耳邊,于是這位大嘴巴將軍就遭冷遇,并被迫退休。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等到本尼格森感覺自己的仕途即將走到頭的時候,救星亞歷山大出手了。
在皇太子和皇后的雙重勸說下,保羅一世也重新意識到本尼格森的外籍身份,不應該被粗暴的罷免,即便是后者的確觸及到自己的“逆鱗”。
因為從彼得大帝開始,優待來圣彼得堡的外國才俊,一直都是歷任沙皇從未改變過的既定國策,保羅一世也不例外。
于是去年8月,一直隱居在圣彼得堡郊外的私人莊園的本尼格森中將,收到了來自軍事樞密院的一份特殊任命,擔當俄國占領下的立陶宛總督。
而此刻,立陶宛地區并不平靜,到處都有反俄勢力的存在,當然最麻煩的就是著名的抵抗組織,隱藏于莽莽森林與無數沼澤之間的“森林兄弟會”。
包括加布里埃爾·奧金斯基親王,赫來溫斯基、倫凱維奇、恰爾諾夫斯基、諾薩爾謝夫斯基、葉連斯基、斯特拉溫斯基等,這些出生于立陶宛貴族家族的子弟們,也紛紛加入這個反俄武裝組織。
至于本尼格森之前的那位立陶宛總督,就是因為圍剿“森林兄弟會”不利,而被保羅一世解職。
本尼格森屬于一類不學有術的人才,他不知道如何圍剿這些森林游擊隊,但他知道“發明”這種聞所未聞游擊戰術的法國將軍奧什(實為安德魯),在旺代與布列塔尼地區如何成功清剿當地的武裝叛軍,
于是乎,本尼格森就“依瓢畫葫蘆”,居然也取得了不錯戰績。
從去年11月份開始,連續遭遇了重大損失的“森林兄弟會”領導層,不得不停止了對俄軍駐守的各個城鎮隘口,還有沿途補給車隊的襲擾,并將剩下的部隊重新拉回到森林深處。
事實上,這很大部分功勞,是要歸咎于安德魯下令軍情局收緊了對“森林兄弟會”的援助,甚至故意將某個機密情報告知俄國人,比便于讓后者除掉不聽從法國命令的抵抗組織領袖。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