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安德魯曾在巴黎一家科普雜志上,發表過一篇前瞻性的文章,提出一個城市地鐵的概念:那是未來,城市中的火車可以“搬到”地表下,從而解決巴黎市區交通極度擁堵的糟糕狀況。
當然,地鐵出現的一個大前提,必須是用成熟的內燃機車(最好是電動機車),取代煙霧繚繞,危險性極大的蒸汽機車。
同樣的下水道建設,也涉及到很多技術問題,這不僅僅是修筑一個個相互連通的地下管道,將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塞納河這般簡單,而是需要針對不同性質的城市污水,進行分門別類的凈化處理。
毫無疑問,這就是涉及一系列的化學藥劑、生物防治,以及公共醫學等方面的技術要求了。如若不然,一場突如其來的廣泛性傳染病,就足以令上百萬的巴黎市民躁動起來。
不僅如此,城市改造的重點,就是要摧毀以“臟亂差”聞名的大量貧民窟。這是一個能夠持續到21世紀的,老大難社會性問題。
在另一時空,奧斯曼男爵主持的巴黎改造計劃,就是以整治老區帶動住房建設和地產開發,以強悍手段對這一地區大刀闊斧地進行拆遷整治。其拆遷力度如此之大,以至于有外國游客目睹之后目瞪口呆,驚嘆不已。
以西岱島為例,除了西北角的幾百平方米老式房屋得以保留,其余私人住宅幾乎都被強行拆遷。
也就是這種大規模拆遷,導致許多社會底層的人們流離失所,經常鬧得民怨沸騰,而不得不頻繁使用軍隊加以鎮壓。
好幾起的大規模流血事件,也為數年之后,著名“巴黎公社”的成立,預備了社會條件與群眾基礎。
也是基于歷史的經驗教訓,安德魯一直在要求德馬雷等人,嚴格控制巴黎市區的人口,想方設法以招工的名義,將聚集在西岱島與東部各街區的數十萬民眾,吸引到郊區的工廠附近定居……
如今,新官上任的德馬雷似乎等不了了,想著為巴黎老鄉做點實事。既然安德魯不允許他進行大規模的城市改造,那就先解決干凈飲用水的問題吧。
想到這里,安德魯隨即拿起鋼筆,在巴黎總督送來的公函后面補上了一段話。
第一執政寫道:“如果我是你,我會非常樂意的采納同僚提出的第二種辦法。不過,我親愛的朋友,還請你耐心再等待一段時間吧。屆時,你們就能夠在圣安東區招募至少八百名工人,用三到五年的時間,開鑿這條為巴黎東部與北部市民,提供源源不竭的潔凈水的幸福之河了。”
就在《法俄但澤和約》簽訂之后的第二周,安德魯寫信給第二執政圖里奧,第三執政康巴塞雷斯,財政部長拉梅爾,內政部長夏普塔爾等人,表示他將依照之前的方案,大幅度削減明后兩年的軍費預算。
與此同時,第一執政也希望上述同僚們,立刻批準德馬雷總督提出的,將干凈的烏爾克河引入到巴黎東部街區,其總預算估計會耗資一干二百萬法郎的大型公共工程。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