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無疑是法屬印度洋艦隊不可推卸的神圣職責。畢竟,法國海軍已在英吉利海峽對英國本土構成了持續的軍事威脅,迫使英國海軍部不得不從全球各地緊急抽調軍艦回防,以應對這一迫在眉睫的危機。
如此一來,整個印度洋中南部區域,直至遙遠的好望角,以及非洲西海岸的廣袤地帶,便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兵力空虛的窘境。
這一點,從英國海軍準將詹姆斯·克拉皮森在好望角要塞面對法國分艦隊時所展現出的軟弱無力態度中,便可見一斑。
因此,敘爾庫夫將軍深知,“趁你病,要你命”的道理,即便無法一次性成建制地消滅英國海軍在印度洋上的武裝艦船,也務必要讓英國與其東方的遠洋貿易遭受重創,讓他們為每一條航線的安全付出沉重的代價。
與此同時,在法屬印度洋艦隊主動出擊、深入遼闊海域展開“海上破交戰”之際,守護法蘭西島的重任便落在了德凱恩將軍及其麾下兩干余名英勇無畏的陸軍將士肩上。
這座島嶼,不僅是法國在印度洋上最為重要的軍事基地,更是共和國海外利益的堅固后盾。
敘爾庫夫將軍深知,英屬東印度公司一直虎視眈眈,企圖尋找機會偷襲法蘭西島,從而一舉摧毀法國在印度洋上的戰略支點。因此,他必須確保德凱恩將軍及其部隊能夠以鋼鐵般的意志和堅定的決心,堅守這座島嶼,不讓任何敵人的陰謀得逞。
只有這樣,法國才能在印度洋上繼續保持其戰略優勢,為未來的決戰積蓄力量。
在德凱恩離開巴黎前,安德魯執政官就曾做出指示,在沒有新的指令抵達之前,他和他的部下必須無條件的服從印度洋戰區司令官,敘爾庫夫中將的命令。
基于此,德凱恩在片刻猶豫后,隨即接受了敘爾庫夫的委任,擔當法蘭西島的衛戍司令。
為了確保法蘭西島的安全,德凱恩采取了一系列嚴密的防御措施。他知道單憑島上的現有兵力,直接對抗英屬東印度公司的大規模偷襲行動將極為困難,因此,他決定采取靈活多變的戰術,結合島嶼的自然地形和已有的防御工事,構建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
首先,他加強了對沿海地區的監視和巡邏,利用珊瑚礁和狹窄平原的天然屏障,布置了多道防線,包括隱蔽的炮臺、地雷區和暗哨,確保任何試圖靠近島嶼的敵人都將面臨重重阻礙。
同時,他還組織了一支快速反應部隊,專門負責應對突發情況,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對任何威脅做出有效反擊。
其次,德凱恩將軍深知情報的重要性,他收買了與島上居民以及周邊海域漁民的聯系,建立了一個龐大的情報網絡。
這些情報人員遍布海島四周,能夠迅速收集并傳遞關于英屬東印度公司動向的情報,為德凱恩將軍提供了寶貴的戰略預警。
此外,他還對島上的防御工事進行了全面檢查和加固,特別是在高原山地和關鍵交通要道上,增設了多個永久性防御陣地和臨時掩體,確保在遭遇敵人進攻時,能夠依托有利地形進行頑強抵抗。
為此,他還積極組織士兵進行實戰演練,提高他們在復雜環境下的作戰能力和協同作戰水平。
在德凱恩將軍的精心部署下,法蘭西島逐漸變成了一個固若金湯的軍事要塞。士兵們士氣高昂,信心滿滿,準備隨時迎擊任何來犯之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