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章暫緩登陸
三周之后,讓蘇爾少將所指揮的法屬護航艦隊,在浩瀚無垠的印度洋上破浪前行,最終與印度洋戰區的總司令,敘爾庫夫海軍中將在風景如畫的法蘭西島——現今我們所知的毛里求斯島——勝利匯合。
這座島嶼鑲嵌在非洲大陸的東部,靜謐地躺在印度洋的西南隅,與馬達加斯加島遙相呼應,相距約800公里的水域,而與非洲大陸則有著2200公里的壯闊間隔。
毛里求斯,一個由火山噴發塑造的島國,沿海地帶鋪展開來的是狹長的平原,而島嶼的中部則聳立著巍峨的高原山地,群山連綿,峰巒疊嶂,多座雄偉的山脈與孤立挺拔的山峰交相輝映。
回溯歷史,毛里求斯曾是一片未被文明觸及的荒蠻之地,直至16世紀初,葡萄牙探險家的足跡首次踏上了這片神秘的土地,他們將包括毛里求斯在內的馬斯克林群島納入了版圖。
隨后,1598年,荷蘭人接過了統治的權杖,以荷蘭君主“毛里求斯”之名賦予了這座島嶼新的稱謂。
而到了1715年,法國人的到來又一次改變了它的命運,將其更名為“法蘭西島”,寓意著這片遙遠的土地成為了法蘭西共和國在遙遠海域的一顆璀璨明珠。
在過去的十多個春秋里,敘爾庫夫父子在這片熱帶島嶼上傾注了無盡的心血與智慧,尤其是在得到了安德魯執政官的有力支持下,法蘭西島已悄然蛻變,成為了共和國在印度洋上最為堅固的堡壘。
第一執政曾在其私人備忘錄中寫道:“法蘭西島,必須成為一艘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為我們的東方戰略提供堅實的支撐。”
然而,對于德凱恩將軍及其率領的印度先遣隊而言,他們的征途并未就此停歇。依照原定計劃,應該繼續北上,向印度次大陸進發,以完成既定的使命。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敘爾庫夫將軍,這位他們的直接上司,卻突然宣布暫時擱置對印度次大陸的登陸計劃。
這一決定背后,隱藏著深深的憂慮與考量。那時近期以來,敘爾庫夫將軍派遣至印度各土邦的聯絡密使大多石沉大海,收獲甚微。
更有甚者,一些密使不幸落入了那些如今對英國諂媚逢迎的印度王公手中,最終被轉交給了英國當局。為了施加營救,法國不得不同意使用囚禁于亞琛戰俘營的英國官兵進行交換。
5個月前,敘爾庫夫借助一名法國商人的協助,與印度西北部的一位首領取得了聯絡。法國海軍司令官提出,希望能用一艘漂亮的巡航艦作為交換,讓對方將印度洋北岸的小漁村卡拉奇,及其周邊約5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讓給法國,用作通商點。
然而,英國總督韋爾斯利借助巴格達間諜的情報,預先得知這一情況,事先已同當地的伊瑪目締結了同盟。最終,敘爾庫夫提出的上述要求,遭到了拒絕。
鑒于此,敘爾庫夫將軍深恐辛迪亞王公也會步其后塵,背叛法國,將法國的機密與利益,甚至是先遣隊拱手讓予英國人。因此,敘爾庫夫審時度勢,做出了暫緩行動的明智選擇。
不僅如此,作為統轄整個印度洋戰區的總司令,敘爾庫夫將軍肩上承載著第一執政及海軍部長賦予的責任,他必須精準把握戰略大局,優先執行那些更為關鍵且緊迫的作戰目標。
首要之務,便是要狠狠打擊那些滿載而歸、意圖穿越印度洋與好望角返回英國本土的商船隊伍,從而一舉截斷英國人賴以生存的海上貿易動脈——這條被他們視為最為肥美的財富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