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蒂羅爾開啟大暴亂的初期,安德魯故意拖延對巴伐利亞的援助。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削弱巴伐利亞的實力,同時觀察蒂羅爾起義軍的發展態勢。
安德魯的這一靜觀其變的策略,讓巴伐利亞陷入了困境。巴伐利亞軍隊在蒂羅爾的戰斗中屢屢受挫,而此時的安德魯法國也因為陷入與普魯士和俄國的持續戰爭中,因而暫緩了給予盟友巴伐利亞的軍事援助,這讓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統治搖搖欲墜。
然而,安德魯并沒有打算一直放任蒂羅爾的叛亂局勢發展下去。他知道,如果蒂羅爾的起義軍繼續發展壯大,將會對法國在歐洲大陸的統治產生威脅。因此,等到與俄國簽署《但澤和約》之后,他就開始調整策略,準備對蒂羅爾起義軍進行鎮壓。
1799年5月,在從巴伐利亞大公,馬克西米利安一世那里得到了足夠多的政治利益后,安德魯也最終插手“解決蒂羅爾問題”。
他任命自己的心腹愛將霍斯,讓后者帶領精銳山地師,趕往巴伐利亞首都的慕尼黑,接管南德意志軍團的最高指揮權。
剛剛完成對葡萄牙王國征服的霍斯將軍,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指揮官,他率領的山地師更是法國-軍隊中的精銳部隊。
安德魯統帥賦予霍斯的使命,是指揮一支由巴登、符騰堡與巴伐利亞三國組成的南德意志軍團,目的是要撲滅已在蒂羅爾伯國持續近兩年的武裝暴動。
霍斯接到命令后,迅速行動起來。他制定了周密的作戰計劃。他將南德意志軍團分為三部分,分別從不同的方向對蒂羅爾起義軍進行包圍。同時,霍斯還派遣了一支精銳部隊,潛入蒂羅爾的內部,進行偵察和破壞。
1799年8月,法屬山地師抵達蒂羅爾邊境。在霍斯的要求西啊,法國士兵沿著蜿蜒的山路行進,穿過茂密的森林和險峻的山谷,期間與起義軍展開了一連串的激烈戰斗。
與此同時,南德意志軍團的3萬大軍,對蒂羅爾起義軍發起了總攻。南德意志軍團如同潮水一般,從四面八方向蒂羅爾涌來。
霍斯將軍的皮靴踩碎了地下的松枝,望遠鏡里映出布魯克要塞的輪廓。這位征服過葡萄牙王國的山地戰專家,正在用紅鉛筆在地圖上標注火炮陣地。
“山地師負責夜間突襲,巴登軍隊務必封鎖東側隘口,符騰堡工兵炸毀西面吊橋。”說著,霍斯轉身看向一旁的巴伐利亞聯絡官。
“至于貴國的胸甲騎兵,”法國將軍的佩刀劃過對方胸前綬帶,“就留在山下欣賞雪景吧。”
黎明時分,32門大小“安德魯火炮”同時怒吼。裹著鐵皮的炮彈穿透花崗巖城墻,將藏在塔樓里的起義軍掀上天空。霍斯摘下白手套接住一片山谷飄下的雪花,冰晶在他掌心融化成血水。
蒂羅爾起義軍在霍費爾的指揮下,奮勇抵抗,盡管失去了布魯克要塞,但他們在山谷中設下埋伏,在山林中與敵軍展開游擊戰。
然而,自打有了法軍精銳山地師加入的南德意志軍團,其實力表現的太強大了,裝備簡陋、訓練不足的起義軍士兵的抵抗,如同螳臂當車。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