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斯深吸一口氣,開始低聲向自己的上司兼朋友匯報這幾日來,金融調查部對“紅酒走私案”的調查結果。
“首相閣下,關于‘紅酒走私案’,我們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調查部的同事們夜以繼日地工作,終于發現了走私團伙的幾條關鍵線索……”
他一邊匯報,一邊留意著小皮特的反應。盡管病痛的折磨讓首相的身體變得虛弱,但他的思維依然敏銳,不時地點頭或插話詢問細節。
幾年前,鑒于安德魯法國的警務部與軍情局的眾多成功案例,以及老對手的手段層出不窮,已經對英國的國家安全構成了潛在威脅。
最終,小威廉·皮特在暗地征求國王同意后,秘密簽發了一道行政命令,開始籌建一個情報與反情報部門,“金融調查部”(簡稱fib)。由于fib的經費來自英格蘭銀行和王室,所以議會無法監管。
至于該部門的領導者,交給了號稱“帝國第二財政大臣”的英格蘭銀行行長雷克斯爵士。小皮特期望自己的老朋友能夠組建起一個高效的情報機構,為英國的政治決策提供有力支持。
事實上,英國的情報工作歷史悠久。早在16世紀末,英國駐法國大使尼古拉斯爵士便在其任期內,成為英國駐外大使中第一個著手認真組織情報工作的人。
盡管當時情報工作的范圍很小,人力、物力和技術手段都十分有限,但憑借敏銳的政治嗅覺和不懈的努力,英國駐法國大使收集的情報內容豐富、價值極高。
尤其是在平定法國人暗中資助蘇格蘭叛軍方面,尼古拉斯爵士提供的情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幫助英國政府及時掌握了叛軍的動向和法國人的陰謀,成功化解了一場可能爆發的危機。
然而,由于歷史上“國王黨人”操作的秘密警察對普通民眾的大肆迫害,那段黑暗的歷史讓英國民眾和議員們心有余悸。民眾對秘密警察充滿了恐懼和厭惡,議員們則極度反感這種特務政治。
在這種背景下,“第二財相”負責的情報部,僅作為一個聯絡部門而存在。由于該部門設在蘇格蘭銀行的大樓內部,所以對外宣稱“金融調查部”。
其職責是將倫敦警察廳(蘇格蘭場)、隸屬于外交部的情報局以及各個使領館的武官組織起來,聘請專業的情報分析人員來收集整理各種情報。
至于外勤事務,對內主要由蘇格蘭場負責,對外則屬于各個使領館武官。當然,金融情報局內部也存在有一個情報收集與分析小組。
經過這幾日深入細致的調查,金融調查部的情報分析組確信:“走私紅酒事件”并非一個單純的走私案,而是陰謀者刻意栽贓,攪動本就不平靜的英國政壇,主要目標直指帝國首相小威廉·皮特本人。
就在那個自稱“正義警官”的爆料者,放棄《泰晤士報》,轉向《觀察家報》投稿的前一天,服務于唐寧街10號首相官邸的皮爾斯侍從,就突然不辭而別,甚至連個解釋的紙條也沒有留下。
這位侍從在首相官邸,為首相小威廉·皮特服務過10年,工作一貫兢兢業業,對首相官邸的大小事務都處理得井井有條,與同僚們相處融洽。這樣毫無征兆的離開,實在令人費解。
兩天之后,皮爾斯被倫敦警察局的水警分部發現浮尸于泰晤士河上,這一消息在首相官邸和倫敦的政治圈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事后,蘇格蘭場的法醫反復鑒定,皮爾斯的死因與大走私商莫雷爾一樣,都是服用了相同的毒藥——一種毒芹的汁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