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很是有些志得意滿,卻也沒忘記給大臣們灌一碗雞湯:“如此龐大之帝國亙古未有,唯朕與諸卿共同治理。不僅在于十道、三百六十州、一千五百五十七縣,更有域外屬地、海外租界,所需要之官員何止萬千?如今眾正盈朝、吏治清明,上升之通道前所未有之順暢,無論何人、無論何地,只需做出政績便可銓選晉升,一起譜寫出一篇盛世華章!朕與諸卿共勉。”
眾臣齊齊起身,站在殿上、一揖及地。
“惟愿陛下萬壽無疆!惟愿帝國千秋萬載!萬歲,萬歲,萬萬歲!”
……
武德殿內,眾臣齊聲表達忠心,聲浪震蕩殿宇之際也難免外泄而出,周圍的禁衛、內侍、官員們紛紛側目,難掩驚詫。
“萬歲”可不是隨便就能喊的,除非國家于邊境有空前之大勝,否則一旦臣子喊出“萬歲”幾乎肯定會被御史們盯上,扣上一個“諂媚于上”“蠱惑君王”之罪名,不死也得脫層皮。
似這等滿朝大臣齊聲高呼“萬歲”之盛況,貞觀朝有過幾次,如今這仁和朝卻是前所未有,畢竟大臣們一貫不大看得上這位陛下……
消息傳到后宮,正與晉陽公主說話的皇后頓時喜笑顏開,一手扶胸、一手拉著晉陽公主,欣慰道:“自陛下登基御極以來,朝野上下質疑不停、攻訐不斷,大臣們更是輕忽蔑視,認為陛下德不配位……時至今日,這‘萬歲’之呼聲響徹宮闕,才算是終于認可了陛下。”
雖然李承乾乃是太宗皇帝金典冊封之太子,繼承皇位乃大義所在、水到渠成,可朝野上下對于其才能不予認可,認為其不如魏王、晉王,甚至晉王反叛之時,尚有許多人聲稱“太宗皇帝早有易儲之意”,以此附和叛逆。
作為枕邊人,皇后豈能不知李承乾自繼位以來何等驚厥忐忑、惶惶不可終日?
終于苦盡甘來,可想而知陛下心中如何快慰。
晉陽公主容顏俏麗、嫻靜幽雅,握著皇后的手,笑著安撫道:“陛下對科舉大刀闊斧的予以改革,與世家門閥針鋒相對不落下風,就意味著已經掌握了中樞的權力,天下人只能景從、不能悖逆,這一日遲早都會到來。”
少女熟讀史書、天賦凜然,輕易便看透當下朝局之走勢。
當科舉考試以一種近乎于改頭換面之形式被中樞強有力的推行全國,就意味著世家門閥在屢屢遭受打擊、前所未有的虛弱之時,不得不采取妥協。
而一旦妥協,主動權便盡操于中樞之手,世家門閥只能按照科舉考試之規則奉行不悖,否則就將被科舉制度徹底拋棄。
故而,在少女心中群臣這一聲“萬歲”并非對陛下之臣服,而是對科舉考試之臣服,對那個一手改革了科舉考試、使之成為帝國選官唯一途徑之人臣服……
即便躲在陛下身后,但耀眼光芒誰能遮擋?
少女明眸善睞、光彩熠熠,芳心與有榮焉。
那可是她看上的男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