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亞臺當面,我就說嘛,發生這么大的事,亞臺肯定要出面解決。只不過非是在下質疑御史臺的辦事能力,如此之多的學子匯聚承天門下叩闕,足以震動天下,御史臺嚴重失職啊。”
房俊走上前,笑呵呵的說了一句,一副看好戲的模樣。
劉祥道黑著臉,嚴重懷疑這廝早已知曉御史臺的計劃,故而將計就計使得御史臺陷入麻煩,冷聲道:“御史臺失職與否,自有陛下與政事堂問責,越國公雖為宰相,卻無權處置。”
“你瞧瞧你這人,當真無趣得緊!”
房俊不以為忤,笑吟吟道:“我這是關心你的,鬧出這么大的簍子,還死了人,陛下那一關怕是不好過吧?不過咱們同朝為官,平素也有些交情,需要幫忙說情的時候不妨直言,在下定全力幫襯。”
劉祥道哼了一聲,確定這廝就是在看他的笑話,自然不再理會。
房俊對那內侍道:“本官入宮覲見,速速開門。”
“喏。”
內侍趕緊垂頭應下,當先引路。
朝中有數的幾個覲見陛下無需事先通稟之大臣,房俊便是其中之一……
……
御書房內。
李承乾見到房俊與劉祥道聯袂而至,微微頷首:“二郎來得正好,學子叩闕之事雖然與你無關,但畢竟有些牽扯,大家商議一下應當如何解決。”
房俊先與李承乾見禮,又與李勣、劉洎、李君羨頷首致意,這才慢條斯理道:“首先,微臣以為并不能響應學子之叩闕、請愿,大唐立國以來,從未有阻礙言路之路發生,普天之下任何臣民之述求都可直達天聽,更何況是那些進士、學子?然而彼等卻用此等罔顧國法之舉措,悍然觸動陛下之威嚴,此風不可長!否則以后任誰有所述求都跑去承天門外叩闕、請愿,甚至哭鬧上吊,讓陛下情何以堪?”
劉洎點點頭,雖然總是與房俊針鋒相對,但這番話他是認可的。
陛下乃天下之主、大唐帝王,任誰想請愿就請愿、想叩闕就叩闕,成何體統?
李承乾面沉似水,沒有做聲。
劉祥道張口語言,卻被房俊搶先一步:“其次,所有學子聚集一處為選官之不公而吶喊,負有檢查之責的御史臺為何事先未能得知,進而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此事?事后又為何沒能妥善處置,致使出現學子喪命之惡劣后果,不僅使微臣受到廣泛質疑,更使陛下之威望受到損害,當有人為此負責。”
劉祥道略一沉思,沒有辯解,也未等別人替他求情,而是跪伏于地,澀聲道:“陛下明鑒,這件事御史臺責無旁貸,微臣領導無方致使君王聲威受損,其死罪也!為今茍顏請求活命,準微臣請辭御史大夫一職,致仕告老、頤養天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