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收獲
“后來我發現,不一定要去學校才能學習到知識,只要肯努力,生活中到處都是學校。”
“所以離婚以后,許多事情想通了,眼睛從那個家移開,看到的是更加廣闊的天地。”
金貴:“說得太好了,只要肯努力,生活中到處都是學校,阿茹,你這么有智慧,我看祁正陽就是一個蠢貨,才有眼無珠,把寶貝當魚眼睛,把魚眼睛當寶貝。”
“他雖然上過幾天學,認得幾個字,他卻認不清楚好歹香臭。”
過完年二十三天以后,大奔鄉第三生產隊的人精心呵護了兩個月的紅薯和土豆已經到了收獲的時候。
那天,張金貴帶著幾位縣領導和大奔鄉所有村干部也到地里。
割掉紅薯藤,扒開上面的一層土,露出了一窩密密麻麻的紅薯。
再扒開,又是一窩。
土豆也是,一棵土豆樹下面,一大串土豆又大又圓,落在饑餓難耐了很久的人眼里,這些土豆就像一個個大金豆。
看著飽滿,大個,沒有病害蟲的紅薯和土豆一窩一窩從土里刨出來,大家心里激動萬分。
大奔鄉其他生產隊的社員也來圍觀,甚至有人情不自禁的直接上手幫忙挖糧食。
金貴見來看熱鬧的村民越來越多,直接吩咐王鄉長緊急召開會議,讓王鄉長組織大奔鄉所有生產隊的人開會,準備次日就開始種地。
地里收糧食的場面激動人心,每扒開一株藤下的土,大家都不由自主的驚呼出聲,再也沒有經歷了一年的饑餓,看到這么多喜人的糧食令人振奮的事了。
從早上七點開始,到晚上六點,他們不知疲倦的興奮的一直扒拉著,一直到把所有糧食都收完了,才如釋重負般松了一口氣。
看著堆積如山的糧食,所有人都在心里狂歡,再也不會餓肚子了。
當場抬秤秤糧食。
一共收獲了兩千多噸紅薯和兩千多噸土豆。
一千畝土地,就像蘇瑾茹說的那樣,平均畝產八千多斤。
兩種糧食不僅都早熟了四個月,產量也比之前的高了兩倍多。
而且無論是紅薯還是土豆,個頭均勻,體型很大,沒有疤痕和蟲害,通體光滑,煞是喜人。
考慮到饑餓了很久的村民身體極度虛弱,根本就無法從事勞動。
大奔鄉所有生產隊,當天晚上就全部恢復了集體食堂。
每個人分到了三兩紅薯。
這一夜,大奔鄉的所有村民都興奮得難以入眠,困擾他們一年的饑餓,快要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