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用十多個塑料圓球,固定在兩個比圓球高的輪子中間,每個圓球開一個小孔,把泡得發芽的稻種裝進那些圓球里面,然后拉著這個直播機在平整好的水田里面走,一邊走一邊就把發芽的稻種直接撒到水田里面。
它的原理就是,種子經輸種管播到起漿良好的稻田表層而完成直播。
這樣,種子直接撒在水田里面,規范的行距,可以充分通風采光,提高水稻的產量。
這種直播機制造簡單,成本低,使用方便。
蘇謹茹在后世親眼見過這種直播機。
蘇謹茹把這種直播機從空間里面拿出來給袁文杰看,他拍照,量了大小尺寸,就去找人制作,兩天時間就制作出來了,一共制作了三臺。
但是這種直播機對水田的平整要求度很高,需要在直播種子之前,把水田弄得平平整整,水田里面的土,弄得很細膩。水也不能太多,不能漫過土卻又要保持土質的濕潤。
也就是相當于之前育苗時候的那種水田的平整度和土質的濕潤度。
許多懂農作物的人聽說直接播種稻谷,不需要再育苗,都感覺很不可思議,祖祖輩輩栽種水稻,從來沒有聽說過不需要育苗直接就用種子播種的。
但是當他們看到了直播機播種,就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原理。
這種播種機,簡化了水稻的種植流程,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實現精準,高效的播種,也節省了種子,節省時間。
一般都是二月份上旬育苗,二月底或者三月初插栽,現在一次性播種,秧苗一次性成長,為實現一年三季提高效率。
這個直播機,比人工栽種更加科學合理。
三臺直播機一起開動,三個人只需要一天的時間,就完成240畝水稻的播種。
大家都嘖嘖稱奇,是誰發明出來的這種新玩意,不僅解放了大量的勞動力,還提高了產量。
袁文杰也不謙虛。
他指著身邊的蘇謹茹道:“這是蘇謹茹同志發明出來的,她之前就在他們老家的農技站工作,對農作物頗有研究,這些種子,也是她研究出來的新產品,比一般的種子高產。以后,她就是咱們穹州島的農業技術員。”
許多家屬都見過蘇謹茹在自己家院子里面種植的蔬菜。
甚至還有還吃過蘇謹茹送的蔬菜,特別是那些隨蘇謹茹一起去趕海的家屬,不僅吃過見過蘇謹茹種的蔬菜,蘇謹茹還給過他們蔬菜種子,結果她們自己種的蔬菜,怎么護理都沒有蘇謹茹種的蔬菜長勢好。
所以對于讓蘇謹茹來做穹州島農植業的技術指導,他們非常信服,也樂意向她學習種植技術。
穹州島上198畝含沙土的土地,全部種植150畝土豆,48畝紅薯。
肥襖的268畝土地,種植水稻240畝,剩下來的28畝土地,就用來種蔬菜。
作為技術員的蘇謹茹,重點還是培訓種植技術的人才。
經過一番挑選,蘇謹茹挑選出來二十人專門負責種植蔬菜,其中有十五位是隨軍家屬。
因為種植蔬菜需要細心和耐心,女人更能勝任這份工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