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林祈安趁著父親忙于公務,母親又恰好出門的大好時機,喊了林明成帶自己上街溜達。
江南之地,自古便是富庶繁華之所,揚州主城因地處長江和京杭大運河交匯處,是全國最大的鹽業中心,更是富庶異常,一片昌盛之景。
雖說還稱不上路不拾遺的太平盛世,但有十個小廝前呼后擁地護著,倒也沒什么可擔憂的危險。
城中的各色小吃糕點鋪子,隔三岔五,總能瞧見一個仿若金雕玉砌般的小公子大駕光臨。
這小公子看著金貴非常,每次出門都排場十足,想來是個十足的饞嘴娃。
這不讓人誤會了嘛,林祈安只是為了哄著妹妹多吃點,就試圖每次出來買不一樣的糕點小食回家,遇著妹妹喜歡的,就多光顧幾次。
今日,不知為何,他有種必須出來走走的直覺。
這會兒也不讓人抱,邁著兩條小短腿,在街頭晃晃悠悠地溜達著。身后跟著十個五大三粗的壯漢,那場面,別提多氣派了。
左顧右盼之際,瞧見一對夫妻帶著一個小姑娘在面攤兒上吃面。奇怪的是,那夫妻二人吃得津津有味,旁邊的小姑娘卻只能啃著干巴巴的餅子。
林祈安細細打量,發現小姑娘眉間一顆紅痣,年紀約莫八九歲的樣子。雖身著粗布麻衣,身形瘦弱,但模樣標致極了,怎么看都不像是這對夫妻親生的。
剎那間,心中一動,直覺告訴他,這便是紅樓夢中第一個出場的女子——甄英蓮。
林祈安好似悟了,莫非他的金手指就是直覺?既然直覺指引他來到此處,想必是要他伸出援手,幫這可憐的姑娘一把。
說來他前世也不精通紅學,只粗略看過一遍《紅樓夢》,對于這個命運多舛的英蓮,但凡讀過書之人,很難不產生一份心疼。
《紅樓夢》這本書之所以令人著迷,其中一點便是曹公筆下那些鮮活生動、充滿生命力的女子。
她們身份各異,有生于富貴之家的,也有出身貧賤的;
有單純天真的,也有心思深沉的;
有懦弱溫順的,也有好強堅韌的……
整本書都充滿包容性,對每一個存在的生命都承載著尊重,仿佛那些細膩的描寫能讓書中人物從文字中走出來,生出靈魂,長出血肉。
曹公對這些女子滿紙的偏愛,賦予了她們獨特的魅力。
只是可惜,紅樓原稿不全,真正的結局雖處處暗藏隱喻,卻無人可知具體。
如今能來這一趟探索一番也是幸事,既有這趟緣分,林祈安定然會揮動小小翅膀,護著妹妹之外,也盡力改變一些女子悲慘的命運。
甄英蓮本是姑蘇城一富貴人家甄士隱的老來獨女,這甄家也算是一方望族,書香門第。
英蓮被一家人千般寵愛著,過著無憂無慮、呼奴喚婢的富家小姐生活。
就這樣嬌養著到了四歲,在一次元宵燈會時被仆人霍起帶著逛燈會。
為什么林祈安會記得一個全書只出現一次的小廝名字呢?只因曹公太愛玩諧音梗了,這放到后世妥妥脫口秀天選者。
真是應了霍起‘禍起’,甄英蓮‘真應憐’。
話說霍起看管不利,讓小小英蓮被拐子拐走,英蓮父母是晝夜啼哭,因思成疾,又逢一場大火,家宅盡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