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穿過西側月洞門,就到了池塘處,秋日的池塘還留有一些殘荷,倒也雅致。
通往池中水榭的連廊上,親自差使著大丫鬟們掛上各色各樣的花燈,并在水榭四周布置上月白色的霞影紗帳。
放好桌椅板凳,不忘備了坐墊、靠枕、暖爐和手爐。
香爐,茶具,古琴還有投壺要用到的箭和壺,處處周全。
榭內角落處布好桌案,擺上文房四寶,再搬來些開的正好的花草裝飾點綴。
池邊另一側放了一排排桌椅,供家中下人們吃喝賞月,外院也為小廝們設了席面,準了他們今日可以飲酒但不可貪杯,又細細安排了換崗及各處人員名單時間。
看著院中裝飾一切妥帖,林黛玉叫來廚房的管事媽媽,細細確認了采購的水果、糕點、各色菜品和酒水,以防遺漏。
只待下午再過來查看一番,就先回到正房,母親已經醒了,派了丫鬟去書房叫父親和兄長,然后吩咐傳飯。
月到中秋偏皎潔。
已至黃昏,眾人已沐浴更衣,以示對月神的虔誠。
庭院中,香案布置在月亮的方向,已擺好月餅及各色寓意吉祥的瓜果,西瓜切成蓮花瓣,香爐置于中央。
自古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逐以家中年長的女性長輩為主祭,男子可擔任贊禮、執事,從旁輔助。
王媽媽小心的扶著賈敏,跪于蒲團上,待賈敏虔誠的三拜之后,林祈安呈上擺好酒水的托盤,由林如海斟滿酒爵遞給賈敏,賈敏將酒灑在案前地上,再將酒厥擺放到祭桌上,如此三次。
再將贊美月亮的祭文,放到蒲團前方的小盆中焚燒。
后由林黛玉引領一眾仆婦虔誠三拜,上香,默默祈禱心中所愿。
至此,中秋祭月禮成,祭臺上的月餅和瓜果大家分而食之。
眾人趕往西院水榭處,圍坐于圓桌之上飲酒賞月。
月如銀盤,穿梭在絲絲流云間,光影清冷而皎如白雪,傾瀉于池水中。水面偶有絲絲秋風拂過,擾亂池中月影,波光粼粼。
連廊處的各色花燈明媚,亭中燭光細微,都絲毫搶不去月光半分風頭,故自愿點綴,交相輝映,促成這滿園秋月夜。
入目處處詩情畫意,賈敏拉著林黛玉的手,對女兒的安排喜得連聲贊賞,父子二人焉有不配合之理。
允了仆婦丫鬟自去玩樂,一家四口于亭臺水榭中其樂融融。
連詩作對,投壺走棋,偶然起意還會傳出陣陣琴聲,笑聲搖曳,與月光相得益彰。
賈敏依在美人靠上,身旁放著暖爐,背后墊著舒適的軟枕,已面露疲色,卻不舍得結束這場中秋家宴。
看著已有亭亭之姿的小女兒于琴床前,芊芊玉指撥動琴弦,水藍色衣袖與古琴交相輝映,一曲罷,琴音依舊綿延回蕩于一池秋水中。
林祈安毫不吝嗇的拍手稱贊,面露隱隱驕傲之色,怕是這力度手掌都拍紅了,惹得賈敏也喜笑連連,學著輕輕拍手稱贊。
林如海輕撫美髯醑,也是頻頻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