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與外祖母親熱了一陣,見外祖母如此慈祥,心中的拘謹便漸漸消散,當下立刻回道:“外祖母有所不知,我哥哥自幼便不讓丫鬟服侍呢。”
眾人聽聞,紛紛將目光投向林祈安,林祈安從容回道:“我林家向來只對姑娘寵愛有加,對兒子卻頗為嚴苛。是不準由丫鬟伺候的,就怕移了心性,耽擱學業。”
二舅母王夫人聽了這話,臉色有點難看。
大舅母邢夫人瞧見妯娌這般模樣,心中暗喜,面上卻帶著親切的笑容,對著賈母恭維:“瞧這外甥,一看就是個會讀書的好孩子,將來啊,定有大出息。”
林祈安趕忙謙遜地謝過,林黛玉則一臉自豪地看著自家哥哥。
王夫人瞧著嫂子這一番捧高踩低的做派,哪里還不懂她是在暗諷自己兒子。寶玉一向最得老太太喜愛,身邊丫鬟婆子少說也有二十幾個,但府里上下誰不喜歡她家寶玉?
賈母也明白自己這大兒媳嫉妒寶玉得寵,但他們堂堂榮國府,行事自是跟普通官宦之家不同。
當下,賈母調整好表情,對著林祈安又是一番夸贊,而后說道:“既如此,那就單獨給黛玉一個丫鬟吧。”說完,便使喚下人,“去把鶯歌喚進來。”
話音剛落,門外便進來個小丫鬟,眼睛大大的,看著很是伶俐。
老太太吩咐她,日后跟著林黛玉伺候,林黛玉看了眼哥哥見他點頭,便謝過外祖母,自己賜了名字‘思雨’。
這便是書里被賈母賜給林黛玉的那個丫鬟,不過書里‘鶯歌’改名叫了‘紫鵑’,想來妹妹是聽進去他關于水旺木的說法了,林祈安不由笑了笑。
在原書里,紫鵑對黛玉可謂是忠心耿耿。
雖說有些賈府丫鬟的通病,總是極力撮合林黛玉和賈寶玉,堪稱頭號“cp粉”,但她確實是真心為林黛玉著想。
畢竟當時林黛玉身為一介孤女,從未見過其他男子,對賈寶玉也是有著自小的情誼的。
林祈安還想過該怎么護著那丫頭些,以報答她對林黛玉的一番照顧陪伴。
誰知,帶了一屋子丫鬟,鶯歌竟又被賈母給了林黛玉,想來也是主仆緣分,日后得找個機會要來身契,再為她尋個好人家,也算是成全了她對黛玉的忠誠。
幾人說話間,只見三個婆子并五六個丫鬟,簇擁著三個姑娘進來了。
走在最前面的,肌膚微豐,身材適中,生就一張鵝蛋臉,神情溫柔,給人一種寡言少語的感覺,想必就是二姑娘賈迎春了。
第二個削肩細腰,身材高挑修長,俊眼修眉,顧盼神飛,見之忘俗。該是三姑娘賈探春。
最后一個身量尚未長成,模樣還帶著幾分稚氣,應當就是年紀最小的四姑娘賈惜春了。
三個姑娘皆是一樣的裝飾打扮,卻個個容貌出眾,各有千秋。
林祈安和林黛玉連忙起身,恭敬地與三位姑娘見禮。
迎春比他們大兩歲,二人便喚她“姐姐”;探春與他們同歲,只是月份稍小,他們便稱其為“妹妹”;惜春年紀更小,如今才五、六歲,自然是“妹妹”。
互相介紹一番之后,大家才各自入座。
賈家三姐妹見這表少爺和表姑娘容貌出眾,氣質不凡,皆是面露驚艷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