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面色稍霽,緩了緩神色,回道:“她們能讀什么書,不過是認識點字不做睜眼瞎罷了。”
林黛玉了然,想來這大戶人家終究還是秉持著‘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吧,可自己母親明明是名滿京城的才女,為什么外祖母卻這么教養孫女呢?或許是謙虛之語?
賈母本欲開口再問問林祈安,忽然聽到一陣輕快的腳步聲,有丫鬟進來笑著稟報:“寶二爺回來了。”
林黛玉心想:這個寶玉,不知是怎樣的憊懶人物,方才還聽大舅母那般評判他,倒不如不見那頑童蠢物,落得清凈。
林祈安這會兒到是抱著‘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態,對這寶黛初見場面頗感期待。
片刻后,就見一群小丫鬟簇擁著賈寶玉進來了。
他頭戴束發鑲寶紫金冠,身穿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外披紅色大氅,腳蹬青緞粉底小朝靴,整個人穿著喜慶,顯得華貴異常。
再看他面如春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目若秋波。臉圓圓的還帶了一點少年氣,果真是一副極受長輩喜愛的福相。
脖子上,還用五色絲帶瓔珞系著一塊玉,想來這便是那傳說中的通靈寶玉了。
林黛玉見了這般模樣的賈寶玉,心中不禁吃了一驚,暗自詫異:好生奇怪,為何見到他,倒像是在哪里見過一般。
林祈安將妹妹的神色盡收眼底,心中咯噔一下,但面上并未顯出異樣神色,心下琢磨這段前緣破解之法。
只見賈寶玉快步走到賈母面前,恭恭敬敬地請了安。賈母忙說道:“快去看看你娘,再來這兒回話。”
寶玉趕忙應了一聲,便匆匆出去了。過了片刻,他換了一身衣裳,再次回到花廳見禮。
賈母笑著嗔怪道:“怎么外客還沒見,就急著脫了衣裳,還不快來見過你弟弟妹妹。”
賈寶玉早已看見賈母身旁多了一對弟弟妹妹,料到是姑媽生的那對龍鳳胎,忙來作揖,兄妹二人當然也起身回禮。
賈寶玉仔細打量了二人一番,見二人皆是樣貌不俗,愣一下,轉而又直勾勾地看著林黛玉喃喃道:“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
黛玉雖也有此感,但被一個外男這樣打量還是第一次,又聽他如此妄言,心想這表哥果真是個愚頑乖張的。
賈母笑著訓斥:“可又是混說,你又何曾見過她?”
林祈安不等賈寶玉說話,便直接搶了他的臺詞,曲解道:“說來也怪,我看寶二哥也很是面善,想來二舅舅和我母親本就是嫡親兄妹,我們三人有著血親之緣,一家人必然是有些相似的。
既如此,心里就當作是舊相識,今日就當作遠別重逢,亦為何不可呢。”
林黛玉聽此恍然大悟,想來剛才那莫名的熟悉之感,定是此理。
賈寶玉卻愣了愣,本想辯解自己不是這個意思,卻見賈母笑的開懷,也不好開口反駁。
“對,對,安哥兒說的沒錯,敏兒最像我了,你們都是我親孫兒,若能如此,便更加和睦了。”賈母笑逐顏開的說道。
廳內眾人聽聞,都跟著齊齊笑了起來,林黛玉也不禁跟著開懷。
此時,賈寶玉站在賈母面前,看賈母一邊一個摟著兩個外孫,自己擠不上前,便走到林黛玉身邊繼續上下打量她,想找機會和她說說話。
林黛玉見他如此無理,心中有些不舒服,便起身把位置讓給他,起身走到哥哥身旁坐下。
賈寶玉還未阻止,便被老太太一把拉進懷里,親香一番。
看著林黛玉離得遠了,賈寶玉伸長脖子,探著腦袋問林黛玉:“妹妹可曾讀過書?”
林黛玉略微帶著些不耐煩的語氣,回道:“四書皆讀過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