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林祈安親自送林黛玉去公主府赴靈萱郡主之約。臨行前,他細細叮囑一番,告知妹妹下午會準時來接,而后便轉身準備離開。
見熟識的小廝候在府門口,他便知定是沈紀堯又技癢了,只是他今日另有打算,只好婉拒一番直接開溜。
說來,長公主最初也曾對長子寄予厚望,盼著他文武雙全。
可沈紀堯對讀書毫無興趣,唯獨癡迷舞刀弄槍。無奈之下,長公主只能暫退了武師傅,每日逼著他讀書。
駙馬性情溫和,常充當調和劑,可母子倆仍為此鬧得不可開交。
導致沈紀堯見識了林祈安的身手后,恨不得日日拉著他陪練。
林祈安當然不能縱著他,以免得罪了長公主,遭人家反感。他深知沈紀堯少年心性最不服輸,每每切磋贏了都不忘譏諷幾句,還定下輸者抄書的規矩。偶爾,他也會故意放水,免得這孩子失了斗志。
時間久了,長公主見到林祈安,越發的熱絡歡喜了。
此時,陽光尚未熾熱,林祈安和長庚、長生出了城門,便策馬疾馳。
不多時,一座古樸的庵堂出現在眼前,門匾上刻著“牟尼院”三字。
看著周圍荒涼的景象,長庚不解問道:“哥兒,咱們這是來上香祈福?”
林祈安將馬韁繩遞給二人,隨口胡謅道:“我去見一位故人,你們找個陰涼處歇著等我。”
說完,他便獨自朝著庵內走去。
只留長庚和長生面面相覷,心中納悶,這京郊的庵堂,何時有了自家公子的故人?
真不愧是自家公子。
林祈安此趟前來,是專程來會會“金陵十二釵”之一的妙玉的。
他也是特意派人查了,才知道妙玉早已經離開姑蘇玄墓蟠香寺,來到了這京郊庵堂。
這個妙玉孤傲清高,雖身處佛門,卻難舍凡塵,并不是個討喜的角色。
但林祈安還是想在她卷入賈府紛爭前,試著拉她一把。
因為金手指獎勵,也因為原書里,妙玉的身世和性格和林黛玉太過相似。
同樣的出身姑蘇書香門第;同樣的名中帶‘玉’;同樣的體弱多病;同樣的年幼父母雙亡;同樣被高僧點化需要出家避世才可病愈……
對了,還有同樣的因著劉姥姥,被后世部分讀者‘網暴’。
妥妥的對照組。
縱使二人選擇了不同人生,最終還是一樣的卷入了賈府興衰。
‘欲潔何曾潔,云空未必空。可憐玉本質,終陷泥潭中。’
踏入庵門,林祈安便看到一位身著淡青色水田衣的女子,年約將笄。正蹲在花壇邊,專注的侍弄著幾盆花草。
察覺到有人進入,那女子轉過頭來,眼神清冷如清晨的薄霧,將林祈安打量了一番,眉頭不易察覺的輕蹙了一下。
女子品貌脫俗,想來就是妙玉了。
林祈安拱手作揖,臉上掛著溫和的笑容,說道:“姑娘莫怪,在下晨間策馬出游,不想被這周邊景致所吸引,這一路暑氣漸起,便想進來討口水喝,唐突之處還望姑娘海涵。”
妙玉并未作答,只是靜靜地打量面前的少年,手中還握著那把小巧的花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