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欲扶靈送師父回姑蘇,讓恩師落葉歸根。可師父臨終前,卻緊緊握著她的手留下了遺言:‘衣食起居不易回鄉,在此靜居,后來自有你的結果。’
師父極精‘演天神數’,想必早已洞悉她的命運走向。
于是,妙玉只能獨自留在這京郊庵堂,在青燈古佛旁,默默地等待著命運的安排。
只是她于‘演天神數’上,未得師父真傳。
曾通過‘扶乩(ji)’之法占卜過,并未算出師父所說的‘結果’。
可那日林祈安邀她去‘半日閑’之后,她再次為自己卜了一卦,卻是大吉之兆。
或許,這就是那‘結果’?
……
翌日晨起,林黛玉便在哥哥的陪同下抵達‘半日閑’茶舍,后被徑直引入后院二樓包間。
此時的林黛玉得知茶舍今日開業,也難掩激動,她雖知哥哥一向行事大膽,但向來分寸得當,自是百分百放心。
孔嬤嬤跟在二人身后,目光警惕地打量著四周。
當她看到包間極為隱秘,布置精巧,一直緊繃的神經才稍稍放松,緊皺的眉頭也舒展開來。
林黛玉四處查看了一番,好奇笑問:“哥哥,你說的仙姑何時抵達?真有你說的那般雅韻高智?”
“已派人去接了,妹妹稍后可見分曉。”林祈安賣完關子,于茶桌對面坐下,“我這茶舍能不能迎來高人坐鎮,可全靠妹妹了。”
小小的林黛玉被哄得連連點頭,使命感油然而生。
林祈安不覺失笑,他心下早已有數,當然不是騙妹妹幫她討好妙玉的,只是找借口邀她出來松快松快。
妙玉的馬車并未在茶舍正門停下,而是緩緩來到一條幽靜的后巷小門。
她在婆子的引領下,穿過那日的小院,沿著一條蜿蜒的回廊,被領進了二樓包間。
此時,林黛玉和妙玉相對而坐,桌上茶盞升騰著縷縷熱氣,茶香四溢。
目光交匯間,彼此眼中閃過驚艷。
黛玉見妙玉氣質冷冽超塵,妙玉視黛玉身姿靈秀絕俗。
談及茶道,黛玉品茗見解獨到,妙玉烹茶手法精妙。
談及詩詞,黛玉妙語連珠,靈氣逼人;妙玉以禪入詩,意境空靈。
兩人你來我往,惺惺相惜,相見恨晚。
至于林祈安,介紹完后就直接開溜,此刻正在樓下迎接今日前來的同窗好友。
眾位學子并不知此處是何人所置,只是受了林祈安邀約,聽聞京中有一雅地,便攜三五好友,興致勃勃地來此品茗抒才。
眾人三兩成群,或圍坐于古雅茶桌,或踱步于青磚地面,皆對所見之景贊不絕口。
“林公子,聽聞今日茶舍開業,定藏有妙趣,不知有何驚喜?”一位身著米白色長衫的少年雅士,微笑著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