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二月,姑蘇吳縣,這蘇州城的經濟核心之地,發布了縣試公告。
應試的諸生們,需呈交保結文書,同時詳實填寫自己的年甲、籍貫、三代履歷以及所習本經。
吳縣考場,相較于那些偏遠落后地區,條件要好上許多。這里可不是臨時搭建的簡陋考棚,聽聞有些地方,考生甚至得自帶小板凳赴考。
江南地區,文風向來鼎盛,考試當日,天色尚暗,考場門口便已聚集了上千名莘莘學子。其中,大多是十來歲的少年,七八歲的孩童也不在少數。
林祈安身為世家子弟,坐擁豐富教學資源,如今過了十歲生辰才來考童生,在這眾多考生里,完全不算扎眼。
當今世道,權貴之家常出少年英才,寒門子弟卻難有出頭之日。
排隊入場時,現場人山人海,塵土飛揚,那灰塵直往人嘴里鉆。林氏族學里的四個半大少年,仿若堅固的屏障,緊緊將林祈安護在中間。
待眾人跨過那象征著科考起始的“龍門”,兵丁們便依次上前搜查。還沒輪到林祈安等人,檢查的隊伍卻突然慢了下來,前方一片吵嚷。原來是有人被查出夾帶小抄,當即被記下名字,叉出了考場。
頓時謾罵聲,哀嚎聲,求饒聲,以及兵丁的呵斥聲一片。
縣試之時,考生需五人一組相互結保,稱作“五童互結”,還得有廩生作保,此為“廩保”。
一旦五人之中,有一人作弊被抓,不僅作弊者會遭受嚴懲,其余四名結保者及擔保者也會被牽連,結保的學子通常會被取消本次考試資格。
正因如此,林家在挑選互結考生時,尤為慎重。族學里的這四個學子,早已被林明成提前里里外外仔細檢查過一遍。
明城除了檢查眾人考籃里的干糧和筆墨之類,還檢查了有無投機取巧的。
他們受家中長輩叮囑,林明城又態度和善,幾人絲毫未覺被冒犯到,都很配合。
縣試考試雖是最低一級的,但是兵丁們的檢查也是最嚴苛的。只因初級考試考生都無功名在身,犯錯成本低,總有不少人懷著僥幸心理。
等排到檢查處,無論是誰,都要被脫去鞋襪,從頭發到腳趾都被檢查了一遍。
怎么說呢?簡直有辱斯文!
林祈安領了考卷,上面已然寫好了他的座位信息,憑借這些信息,他便可對號入座。
如今昭明帝大力整治科舉舞弊現象,可江南之地,實則并未全然清正。起碼,考官們會在坐號上暗動手腳,這在各考官之間,早已是心照不宣的規矩。
像林祈安這種官二代的身份,只要縣令懂些人情世故,絕不敢將他安排到什么臭號之類糟糕的位置。
縣試通常要考五場,一天一場,第一場乃是正場,唯有通過這一場,才有資格參加后續場次。
對于第一場考試,學子們皆是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