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中劉媽媽是個事事操心的人,平日里忙忙碌碌,操持著府中上下大小事務。
如今付姨娘即將臨盆,她生怕自己顧不過來林祈安這邊。
又深知林祈安不喜小丫頭近身伺候,便將已開始學習管理后院事務的蘭茵,喚到了林祈安身邊服侍。
蘭茵如今已二十六歲,當年賈敏臨終前將她許配了人家,生了孩子后便又回到林府當差。
她十歲起便跟隨賈敏,與賈敏感情深厚,又看著林祈安和林黛玉長大,往日行事也處處妥帖。
只是這幾日,常常見她神思恍惚,發起呆來。
“蘭茵姐姐,你近日可是身子不舒服?我這邊無需太多伺候,你且去歇著吧。”
林祈安自幼便喚她姐姐,如今早已習慣。
蘭茵這才回過神來,發現自己竟將茶水倒得滿溢出來,連忙停了手,用帕子擦拭著桌上溢出的水漬。
“奴婢身子無恙。”
其實林祈安自回家后便察覺蘭茵沉默了許多,只是以他對蘭茵的了解,深知她對林家忠心耿耿,絕無可能做出傷害林家之事。
于是,他試探著開口道:“你可是見著付姨娘有了身孕,替母親難過?”
蘭茵抬眸,與林祈安對視了一秒然后,又默默搖頭。
林祈安笑著又問:“那是擔心我被庶弟搶了風頭?”
蘭茵趕忙搖頭:“哥兒,她就算真生個男孩,也是庶子,如何能與您相提并論。”
“那就對了,不過是個孩子,等我混出頭了,他可能還在背三字經呢。我可是哥哥,往后他就算再出息,也得聽我的不是?”
林祈安只能笑著打趣,畢竟這個他真不好安慰。
蘭茵也笑了笑,回道:“奴婢只是見著哥兒,便想起了玉姐兒。”
林祈安心中了然,畢竟林黛玉小時候一直由蘭茵悉心照料,感情深厚。他便輕聲安慰了幾句,又與她講了些林黛玉的近況。
往后蘭茵確實也多了笑臉,只時不時問幾句林黛玉信中所提之事。
這些時日,林祈安也沒再找寒蜈,將他留在衙門,就怕林如海身邊出什么狀況。
他記得原書中,林如海正是在秦可卿去世之前,便重病纏身,最終離世。
可他心中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若父親真的病重,為何不早早將唯一的女兒妥善安排好?
他又對賈寶玉不甚了解,便將女兒托付給賈府。
這一切處理得太過倉促,實在不合常理。
因此,他近日下學后,總是時不時往衙門跑,當然,美其名曰請教功課。
那些衙門里的下屬,從副使到典使,見林祈安如此好學,紛紛贊不絕口。林如海聽得多了,也不再總是板著臉訓斥兒子。
總之,這個兒子如今偶爾帶出來,還是挺長臉的。
如此一來,偶爾林如海辦公之時,林祈安也能在一旁做做功課,甚至這日還跟著父親去了鹽場巡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