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兒,睿王步伐穩健地走進御書房,恭恭敬敬行了大禮:“兒臣給父皇請安,此次江南之行,兒臣已將諸事辦妥,特來向父皇復命。”
昭明帝看著自己這個兒子,目光銳利:“聽聞你此番回京,陣勢還不小。”
睿王得知昭明帝竟這么快收到消息,未有絲毫慌亂:“父皇,兒臣此次從江南返程,不想竟連遭幾波刺客。還好護衛拼死護主,死傷數人,兒臣處處小心謹慎才得已按時回京復命。
途中,暗衛發現可疑船只,尾隨過去,正巧救下林大人之子。可惜刺客狡猾,沒留下一個活口,水賊已全部送往大理寺。”
昭明帝微微皺眉,告誡道:“你能有此心,倒也難得。只是身為皇子,行事可莫要這般張揚。”
“是,兒臣深知河道暢通關乎民生,如今水賊肆虐,危害百姓安寧。且兒臣聽林公子所言,刺殺他的刺客是與水賊有所配合,這才急著先將人綁去大理寺,想為將此事查清,也算是為父皇盡一份心力。”
昭明帝久久凝視睿王,半晌,才緩緩開口問道:“那為何與他同舟而歸?”
睿王心下一緊,但面上依舊鎮定自若:“兒臣這幾日夜間被刺客擾的不勝其煩,這才想著去林公子船上躲個清凈,也是為了自保。”
說完,他適時的露出一些,做為兒子的脆弱。
昭明帝又問:“那你們相處的如何?”
“林公子遇事卻沉著冷靜,面對兒臣也無絲毫諂媚之態,言語間進退有度,讓人欽佩。”
首位的昭明帝不禁挑眉,他還以為這個兒子,為了防止自己猜忌,會糊弄幾句。
沒想到,睿王竟這般言辭懇切的夸獎他。
“既無事,去看看你母妃,回府好好歇著吧。”
睿王恭恭敬敬行了禮,穩步退出御書房。
雖說皇家無父子,可自己頭一回獨自遠行,歸來時父皇竟無一句關切之語,這怎能不讓他心底泛起絲絲失落。
御書房內,昭明帝隨意翻弄著一份折子,目光卻時不時飄向遠方。
遙想當年,剛登上皇位的他,根基薄弱。太皇在幕后緊握權柄,不愿放手,前先太子的殘余勢力也在暗處蠢蠢欲動,處處打壓。
他無奈順了老太妃和太皇之意,將甄家女納入后宮,順便借助甄家勢力穩固皇位。
投桃報李,他便讓甄貴妃寵冠后宮,睿王幼時自然也是得到他最多陪伴的皇子。
可如今時過境遷,自己也站穩了腳跟,四王八公等權貴勢力尾大不掉,嚴重威脅到皇權。
他決心大力整治,可甄家身為外戚,非但不知收斂,多年來還和太皇的勢力藕斷絲連。
再加上睿王逐漸長大,背后有甄家撐腰,難免不讓人揣測其野心。
而睿王呢,如今只察覺到父皇因忌憚甄家,對自己態度大不如前,愈發冷淡。他還渾然不知,昭明帝心底已然動了肅清外戚的念頭,若是知曉,還不知會作何抉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