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價低廉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降低敵方的打擊**,這也是一種變相的安全,和X-B185全地形戰車也是一個道理。
一款武器裝備,在科技水平差不多的情況下,比誰的更便宜、皮實、耐曹,關鍵是耐曹+便宜。要做到自己損失了反而不心痛,對手摧毀了敵方目標反而因算戰損比而感到血虧。
不過話說回來,即便球形戰車的防御裝甲的強度不如二代動力甲,并不代表球形戰車的裝甲弱,對標當今世界的所有主戰坦克,其裝甲防御水平是完爆,這是得益于新材料應用的勝利。
還有一點也很關鍵,那就是球形幾何的設計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防御手段,敵人想要對其穿甲破防的難度系數更高。這也很好理解,因為是球形幾何體的表面是曲面,如果炮彈的射擊角度大于或小于九十度直角命中目標,炮彈很大的概率直接反射出去了,僅僅在裝甲表面留下一道小痕跡。
然后整體結構的設計,球形戰車同樣需要強大的減震緩沖系統,有利于駕駛員驅動戰車在橫沖直撞,更好的適應全地形機動。
雖然剛剛的模擬測試,相互對撞失敗了,不過模擬測試的環境極為苛刻,而當前設計的綜合減震系統實際上已經非常出色了,若非顧成要求苛刻,其實已經不用進一步改進。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推移,周煌講述了十來分鐘,喝了半瓶水再度看向了平板:“下面是各小組負責的模塊的費用預算,都已經計算并提交出來了,我在這里匯報一下。”
“能量堆芯系統,2000萬左右,這個最貴,相當于一套外骨骼動力甲的成本了。”周煌看向眾人說道。
球形戰車的各大模塊最昂貴的仍然是能量堆芯,其重要程度相當于它的心臟,二代外骨骼動力甲采用的是單核堆芯,而球形戰車采用的則是需要微改后的四核堆芯。
周煌逐一匯報道:“計算圖形處理HUD平視顯示與火控系統,其成本為1720萬,是第二貴的模塊;防御裝甲800萬預算;結構精細度,無需做到動力甲那種程度,是動力甲的三分之一成本,200萬;所需次級碳炔合成材料650萬;綜合電力系統300萬;內部的獨立維生系統88萬;嗯……還有空調系統,預算0.51萬。”
說完周煌看向了顧成并點點頭,后者大致心算合計了一下,除去武器系統,球形戰車的整體成本預算規模,初步確定在5700萬左右。
顧成對此并不滿意:“5700多萬的預算對比它的作戰性能的確是物超所值,但依然太貴了,得進一步壓縮成本,必須給我控制在3500至4000萬左右,火控系統完全可以壓縮在1300萬預算左右,球形戰車的定位不應該是昂貴的高科技新式武器裝備,而是低廉的造價可大規模的量產的高科技新式武器裝備。”
顯然,球形戰車也是一種專長型作戰單位,它主要的作戰任務和X-B185鏡像,但額外增加一條,專門針對X-B185戰車。
所以,防騷擾才是對球形戰車的核心定位,但它仍然是一款進攻騷擾能力比X-B185更強、更卓絕的裝備,這也是毋庸置疑的,設計之初的目的就是因為針對X-B185。
現代戰爭,任何一款武器裝備都不會單獨作戰,一體化聯合作戰體系,一體化、一體化,強調的就是多兵種高度配合執行作戰,各自發揮各自的長處,優劣互補,從而在整體上形成強大的戰斗力,達到攻守兼備的目標。
顯而易見,當己方的空軍拖住了敵方的空軍而對沖掉;導彈系統也相互對沖掉,那么在地面戰場就是球形戰車與X-B185戰車之間的較量了。
只要壓制了對方,球形戰車就可以接管地面戰場的主動權。
……
(Ps:還欠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