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國王那夾雜著幾分怒意的聲音回蕩在御座廳內,沒有大臣敢提出一句反對的意見。
卡洛·埃馬努埃萊三世在年輕時本就是一位出色的領軍者與外交專家,此刻的他更是極為正確地判斷出,科西嘉軍恐怕根本不會給予撒丁王國更多的喘息時間,他們的目標將會直奔都靈王宮而來。
而一旦都靈失守,那么撒丁王國被迫退出意大利戰爭,甚至是被迫割讓撒丁島,無疑都會成為定局。
卡洛·埃馬努埃萊三世目光陰沉地掃過自己的大臣們,尤其是陸軍大臣和那些將軍們,自從巴特蘭上校在科西嘉全軍覆沒之后,老國王便對這些尸位素餐的臣子們趕到無比失望。
在思量片刻之后,老國王的目光看向了身前一位雍容華貴的中年男人:
“維托里奧,我要交給你一個任務。”
“但憑您吩咐,父親。”
中年男人上前了兩步,恭敬地鞠了一躬,這正是卡洛·埃馬努埃萊三世的長子,撒丁王國的繼承人,維托里奧王子。
歷史上的維托里奧王子在兩年之后便繼承了整個撒丁王國,并沿著他父親的道路繼續著行政與軍事改革,所表現的能力也算是可圈可點。
而在法國大革命爆發之后,維托里奧王子也順勢帶領撒丁王國加入到了第一次反法同盟之中,并與法軍頑強作戰了四年之久。
只不過,當拿破侖率領的軍隊出現在北意大利之后,撒丁王國的抵抗就顯得有些徒勞了。
他們接連輸掉數場重大戰役,因此被迫投降,將薩伏伊的大片核心領土割讓給法國,并被強迫退出了第一次反法同盟,就連身為國王的維托里奧本人也在投降拿破侖的當年便病故身亡。
當然,在此時的卡洛·埃馬努埃萊三世眼中,自己這位培養了數十年的繼承人不論品行還是能力都是極為優秀的,也正因如此,他才敢放心地將阻擊科西嘉軍的重任交于維托里奧之手:
“由你帶領王家陸軍第一、第三、第四、第六線列步兵團以及王家騎兵團去阻擊科西嘉軍,他們既然是從瓦多利多雷登陸的,就必定會走索爾走廊穿過利古里亞進入波河河谷,你現在就領軍出發,應該能趕得及將科西嘉軍堵死在利古里亞之中。”
對于卡洛·埃馬努埃萊三世來說,他之所以要將自己的繼承人派上戰場,也有兩方面因素的考慮:
其一是因為自從巴特蘭上校和埃塞爾中將在地中海的接連失敗以及貝特蘭德總督的叛變之后,他便對那些無能的將軍們和不忠的大臣們愈發厭惡。
而自己這位繼承人的能力也算可堪大用,也絕不會像貝特蘭德總督那樣有不忠的可能性,著實是眼下最合適的人選了。
其二,如果維托里奧王子能夠在這場戰爭中率軍立功,樹立威信,那對于王子的繼位來說無疑是大有裨益的,畢竟老國王如今已經七十歲高齡了,這王座隨時都有可能交到維托里奧王子手中,他也必須得有這方面的考慮。
維托里奧王子自然也領會到了父親這一次指派的用意,言語中帶著幾分明顯的興奮:
“是,父親,給我兩周時間,我一定親自扛著繳獲的科西嘉戰旗獻給您作收藏品。”
卡洛·埃馬努埃萊三世欣慰地點點頭,但在沉思片刻之后還是下令道:
“不過我不希望你與科西嘉軍直接交戰,你只需要將其牽制在利古里亞之中即可;科西嘉人是抱著速戰速決的想法而來的,但我們可不一樣,他們的主力部隊既然來到了瓦多利多雷,說明科西嘉與撒丁兩島的防備必然空虛,我們得先趁機收回兩島,再與科西嘉軍的主力決戰。”
不得不說,作為一個掌權四十年的老國王,卡洛·埃馬努埃萊三世的確是一個沉穩至極的統治者,即使手握巨大兵力優勢的情況下,也依然選擇了風險最低的做法。
畢竟,即使維托里奧王子的軍隊數量與質量遠超科西嘉軍,老國王也不敢斷言他就能輕松擊潰敵軍,而卡洛·埃馬努埃萊三世也絕對不想讓自己的繼承人有一丁點戰敗被俘的風險。
因此,卡洛·埃馬努埃萊三世的部署就很清晰了——將科西嘉軍主力托在北意大利,趁機收回防備空虛的科西嘉與撒丁兩島,徹底斷絕科西嘉軍的退路,最后再集中兵力殲滅敵軍于利古里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