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羅,你可是真行,連大車都會趕!”
“嗨,俺以前在隊里就是趕車的,后來上面有政策,選派一些勞動積極分子去讀書,俺這才有了機會,去縣里讀了個中專!”
“你這是工農兵大學生?”
“不算是!俺爹跟俺說啊,能有機會讀書就好好念,那以前要是有先生去我們村教書,那可都是捧著敬著的,俺爹跟俺說,打前清的時候,俺們這邊只有兩種人能叫先生,一種是走村串巷的郎中,一種就是教書育人的老師!村里以前有個老秀才,我們全村的孩子都是跟著人家念的書,這才識得幾個字,能寫自己的名字!后來老秀才走了,俺們村里就再也沒有能教別人認字的了!”
“是啊,村里的老人一走文脈就斷了!”
“俺們這里是山區,有本事的人都不會往這里走,就算好不容易村里有了有本事的,也都想盡辦法往外走,沒辦法,土地里不養人呀!在山里面種糧食,人家平原地區能打好幾百斤,我們這里也就貓100斤多一點,而且幾年下來收成是一年不如一年!”
“俺也就是命好,要不然留在村里,連個媳婦都說不上!”
小羅對自己現在的生活很滿意。
陳青峰也聽得出來,這也算農家子弟中比較務實并且混的比較讓人羨慕的存在了。
他說以前村里有兩種人叫先生。
都是農村在平原地區的,農村自然要比山區里的農村富裕一些。
以前陳青峰其實也見過。
說起來那些醫生的水平可真是不敢恭維。
有一些江湖郎中,身上就一套銀針。
有的時候不但給人治病,還給豬治病。
至于你說消毒,他們也有。
把針從豬身上拔出來之后,用唾沫舔一下,就算是給銀針消毒了!
你還別笑,當年就算有這樣的郎中,那都得敬著供著,家里要是請來了,得趕緊拿棒子面去換白面,然后煮一碗面條湯,讓人家郎中先吃飽了,才能給你家里人看病。
這種現象還是后來有了一大群赤腳醫生之后才陸續改變的。
至于陸文婷那種水平的醫生,大部分生活在農村的老百姓,連想都不敢想。
……
自己趕著大車去走馬驛村還是有一段路牲口是上不去的。
于是只能借個大車,留在山下找一戶相熟的人家給看著,給人家一些錢,伺候一些草料。
然后他們幾個就上山了。
陳青峰這次身上帶著武器。
他們三個在山下把槍都壓上了子彈。
然后就等在這邊。
羅同志跟他們商量好了計策。
然后畫了一下村子里的草圖。
“幾位領導,你們看!這邊是村口,這兒是我家,這邊應該就是劉長青他爺奶家!”
“你怎么辦?”
“我回去之后,就說去他們家借點鹽,然后趁機去他們家看看,要是有情況,我就出來報告你們!”
“行!”
小羅說好了之后,就沿著陡峭的山路往村里走。
三個人留在下面,躲在一棵巨大的老槐樹旁邊,看著位于山坡上的村落。
這里完全都是土坯房。院墻都是山里的石頭壘成的。有的時候墻上面還能看見一些雞飛上去。
遠處就是闖關的太行山脈。
而再往下則是山與山之間一小塊平地。
村里時不時傳來驢發情的聲音。
至于一旁的土坡路上,還可以看見新鮮的驢糞蛋。
幾個人神情專注的盯著村口的入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