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子,這力道可還行得?”
敬靈帝閉目養著神:“嗯,剛好。太醫們手勁兒太重,只顧著治病,不顧朕舒不舒服。”
黃保呵呵笑起來,抬起頭問:“主子,李讓今天已經入宮上任了。”
敬靈帝依舊閉著眼,享受著溫水與足部按摩帶來的舒適:“他是正清老道一手調教出來,若沖現在暫時用不了,只能把他調回京來。”
“主子,奴才今兒去看過了。李讓精神頭不大好,似乎對主子的決定有所誤解。”黃保怯道。
滿朝文武都知道這個李讓是個難得的將才,戰還未打完,便要將他調回京師,給了他一個位高權重,可無法發揮才干的殿前司都點檢。
“正清提起過他,李讓是天生的戰將,可正因如此,朕這么做也是愛惜人才,不能讓他待在他的軍中。”
敬靈帝說這些話時,黃保早已清楚,敬靈帝知道李讓這樣的人才難得,可一來擔心他成為仁清太子的心腹,二來,恐這個人在外繼續立下戰功,將來功高震主威脅到皇帝。至于第三,敬靈帝開始削仁清太子的權,為了珍惜人才,要把那一邊可用之才安排到自己麾下。太子之禍,才不至于牽連棟梁。
“主子萬歲爺,記得當年,李讓在不爭觀時便是青藤宮的人,對祺王妃馬首是瞻。聽說他在太子麾下的時候,太子對他格外照顧,這個人總不能一心往太子那邊跑了。”
“你有什么想說的?”敬靈帝問。
“李讓該成家了,有了家做事就有了顧忌。”黃保道。
“你看中誰了?”
“已故皇長公主幺女,孝娥郡主,去年萬壽節時她隨駙馬爺進宮來過,德才兼備,二八年正真是許人的好時候,駙馬爺這些年也躲在翰林院編書,一門心思做學問,不過問朝局,站在岸上觀船翻那種人,選他做親家李復也不會不答應。”
敬靈帝沒有將黃保聽進去,只自己神游飄渺來一會,自己緩過神來說:“也是奇了怪了了,怎么咱們大榮的狀元,都只能做學問,上一個姐姐的駙馬是狀元,卻也是個書呆子,明珠的駙馬也是個狀元,百無一用。”
黃保笑道:“世間百年之家無非積德,世上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嫁給狀元好日子安穩就是福。”
說起女兒敬靈帝不由得哀傷地望著窗外。
敬靈帝三個女兒,最小的錦寧公主,便是德妃抱養的長康,她八歲去世。那是他送走的第一個自己的孩子。三位公主中,與敬靈帝最親近的,是遠嫁大渝的錦和公主,乳名汝賢。
最近敬靈帝聽了些有關大渝皇族的事,錦和公主的處境并不好,不禁擔憂起她來。
幾日之后,祺王向若沖道歉,告知若沖李讓已經回到李府,應下若沖的要求祺王給若沖準備的馬車,準許若沖獨自去李復府邸,看望李讓。
若沖抵達李府時李讓不在,李夫人接待了若沖,坐在一塊兒喝茶,吃點心,還問若沖在不爭觀時李讓的的表現,若沖自然只是挑好的說,雖說李讓在不爭觀也做過不少犯戒的事,一如偷吃葷腥,捉弄小弟子,打架……可那些都是若沖在背后挑唆的,若沖自然只字不提。
李夫人派出小廝去了宮門外傳消息,叫李讓今日早些回來,家中有貴客。
當李讓得知若沖在李府等他,便匆匆換了崗連忙跑回家來,即使在冬日,他回到家還滿頭是汗。進了屋見了若沖,李讓喜上眉梢,李夫人吩咐讓丫鬟忙打水來給他擦臉洗手,還喝了一杯熱茶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