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敗亡之因
“許兄此言差矣,袁公路出身汝南袁氏,自其高祖父袁安開始,到現在他們袁家一共出了五位三公級別的名臣,門生故吏更是遍布天下。
如今天下大亂,自其叔父袁隗與兄長袁基死后,汝南袁氏實際上的家主位置已經落到袁術手中,因為他是朝廷冊封的后將軍,而北方的袁紹不過是渤海太守而已。
汝南郡又是他們袁家的大本營,南陽、汝南是大漢人口最多的郡,富甲天下,許兄如今麾下亦有數千人屯駐于沛國與汝南郡北方的交界處,為何不與我等一起為袁公路效力呢?”劉辟勸說道。
原本歷史中的袁術可謂是天胡開局,坐擁大漢人口最多,最富庶的兩個郡南陽與汝南,自己又出身汝南袁氏,在漢末這樣注重門第家世的時代,必定前途無量。
而且麾下的軍隊是從京城中帶出來的虎賁軍,這種禁軍的質量不是從頭招募訓練的普通士卒或是郡兵、縣兵可以比擬的。
可以說,在牌面上看,袁術絕對是最有資本一統天下的人之一,至少比起他那位兄長,孤身前往河北,擔任渤海太守的袁紹,強太多。
他開局獲得的資源是袁紹的無數倍,更別提曹操與劉備了。
最終的歷史卻是袁術不但沒有守住自己的家業,反而在漢末的亂世之中不但把自己搞得聲名狼藉,甚至將汝南袁氏的這塊百年老匾都搞臭了。
袁術的最終敗亡是多方面造成的。
其一,自視甚高,看不起寒門與平民。
縱觀袁術一生的勝敗,基本所有麾下的勝仗都是孫家人幫他打下的,而當離開孫家人的幫助后,幾乎一事無成。
袁術剛開始能占據南陽郡,并以此為根據地,是因為孫堅幫他擊潰董卓南下的部隊以及劉表北上的軍隊。
當孫堅圍攻襄陽中箭而死后,袁術立刻在與劉表的南陽攻防戰中落入下風。
后來袁術輸送南陽的糧道被劉表軍截斷,大勢已去的袁術只能放棄南陽。
袁術之后能在淮南站穩腳跟,同樣靠的是孫家人。
孫策堂兄孫賁在陰陵擊破九江太守周昂的軍隊,孫策又圍城兩年,攻下整個廬江郡。
孫家人放棄袁術后,基本上袁術整個集團鮮有勝利。
為什么袁術麾下除了以孫堅為首的孫氏一族人外,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這和他看不起寒門與平民有關!
這個時代除了皇甫嵩這樣出身名將世家的人以外,大部分名將都是從底層一步步爬上來的。
袁術除了任用孫家人外,其他的將領基本都是他從虎賁軍中帶出來的。
而漢末禁軍中的將領,大多都是靠關系或是用錢進入的,真正有能力的并沒有多少人,這導致袁術麾下有能力的將領寥寥無幾。
其二,戰略失誤,四處用兵。
漢末的戰略家基本都出身世家大族或是地方豪族,因為他們有能力讓自家子弟盡早的獲取學問知識與各種資源,并且他們能早早的接觸世家大族的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