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袁術麾下卻沒有幾個真正出身世家大族與地方豪族的。
按理說,南陽、汝南這樣的人口大郡,又是中原人杰地靈,士族云集之地,加上他們老袁家又是天下士族的領袖,真正愿意跟隨袁術的卻屈指可數,說到底還是他失去了天下士族的選票。
中原的士族寧愿投靠河北的袁紹,也不愿意投靠本地的袁術。
像辛毗、辛評、郭圖、荀諶都是出身中原的潁川郡,逢紀、許攸出身南陽郡,他們舍棄近在咫尺的袁術,卻投靠了遠在河北的袁紹,主要原因有二。
第一,袁術殺了一位不該殺之人或者說不該他出手殺之人,時任九卿之一的少府陰修。
當時關東聯盟聲討董卓后,董卓殺了在京城的袁氏一門,并一把大火燒了千古名城洛陽后,遷都長安。
董卓隨后派遣大鴻臚韓融、少府陰修、執金吾胡母班、將作大匠吳修、越騎校尉王瑰勸解關東聯軍。
或許因為留在京城的袁氏一門被董卓所害,盛怒之下,遷怒到了董卓派來的使者;或許因為袁氏兄弟必須做樣子給天下人看。
總之,袁紹、袁術兄弟都殺使者了。
不同的是,袁紹是暗中指使河內太守王匡殺了執金吾胡母班、將作大匠吳修、越騎校尉王瑰三人,卻放過了義理德行名聞天下的高潔之士大鴻臚韓融。
而袁術竟然親自下場處死了前來的少府陰修。
袁氏兄弟二人在此事的處理上就立刻看出來了高低,袁紹假手于人,并且事后甩鍋給了河內太守王匡。
后來王匡因為此事被胡母班的親人記恨上,他們聯合曹操攻擊了從泰山招募兵馬路過東郡的王匡,最終王匡兵敗被殺。
而且這些人當中,就屬少府陰修與大鴻臚韓融的名氣最大。
從官職上看,他們兩人是大漢的九卿之一,從出身來看,韓融甚至遠不如陰修。
陰修出身南陽陰氏,家族出過數位皇后,不但是大漢的外戚家族,更是南陽的頂級世家大族。
他們在本地名聲極好,每當發生天災,必定會賑濟災民。
袁紹哪怕假手于人,也連韓融都不敢殺,你袁術是真的厲害,連南陽陰氏的當代家主都敢殺。
自此之后,袁術徹底失去了南陽世家大族的選票,因為袁術連南陽陰氏的家主都敢殺,還有什么不敢做的。
南陽的士族拋棄袁術的同時,一大部分徹底倒向了遠在河北的袁紹,剩下一部分則選擇了觀望。
第二,并非后來的稱帝,袁術稱帝之時,他麾下早已經沒了中原士族,能跑的早就跑完了,比如華歆。
袁術與孫堅達成了聯盟,成為他被天下士人拋棄的最大原因。
為何僅僅因為與孫堅聯盟,就被士人們所唾棄。
可以看看孫堅的麾下,當時他橫掃中原與荊州,連董卓的軍隊都數次敗于他手,竟然沒有士族投靠他。
歸根結底還是他起兵討伐董卓北上后,以欺騙的手段逼死了荊州刺史王睿,又殺掉了南陽太守張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