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能臣趙琰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九月二十。
夏侯淵作為前部先鋒,距離譙縣已經不到五十里。
而魏無忌統領的中軍則抵達了梁國都城睢陽。
睢陽因地處于睢水之北而得名。
戰國中期,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0年)興修鴻溝,串聯睢水,此地開始慢慢興盛起來。
公元前286年,宋國發生內亂,齊國趁機聯合楚國、魏國攻打宋國,宋國滅亡之后,三國瓜分了其領土。
兩年后,魏昭王在原宋國西部領土上設立大宋郡,并修建縣城,命名睢陽,為大宋郡的治所。
公元前225年秦國滅魏國,以大宋郡為基礎建立了碭郡,仍以睢陽縣為治所。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一統華夏,分天下為三十六個郡,碭郡就是其中之一。
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改制梁國,屬豫州,睢陽作為梁國國都一直持續到了漢朝滅亡。
華夏歷史上,在睢陽爆發過兩次大戰,分別決定了強漢帝國與盛唐帝國的命運。
西漢“七國之亂”時,梁王劉武憑借睢陽堅固的城池死命堅守,為周亞夫進擊吳楚聯軍爭取了主動,三個月就被平定了“七國之亂”。
梁國劉武以一國之力拖住七國數月之久,可見睢陽城的堅固。
唐朝時,安史之亂爆發后,叛軍為了打通睢陽,南下江淮,安祿山派大將尹子奇率兵十三萬奪取睢陽城。
得到消息的睢陽太守許遠求助于雍丘防御史張巡。
張巡親自率領麾下三千精兵前往睢陽城,與城內合計六千八百將士共同抵御叛軍。
睢陽城內的百姓們同樣展開了自救行動,他們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
在睢陽百姓支援下,開始了艱苦卓絕的睢陽之戰。
正所謂“守一城,而捍天下”,張巡、許遠堅守睢陽城,超過了十個月,前后大小數百戰,共計殲敵十二萬人。
能以區區六千八百人,而殲敵十二萬人,不得不說是世界戰爭史上的又一個奇跡。
外無援軍,內無糧草,連樹皮和紙都吃光了,剩下的千余將士瘦弱得只剩下皮包骨,連拉弓的力氣都沒有了。
最終睢陽城還是告破,張巡、許遠及南霽云、雷萬春等將士被俘后誓死不降叛賊,英勇就義。
張許二人為國捐軀后,被朝廷追贈立廟、畫像得以進入凌煙閣,這是為臣者,死后的最高榮耀。
雎陽是江淮的門戶,守住雎陽,就是守住了大唐的東南半壁江山,避免了千里江淮之地的百姓遭遇叛軍的屠戮和掠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