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聽聞史侯這些新的理念,我真想馬上一試。奈何現在是寒冬季節,我們的早熟稻也全部收割完畢。”棗軾長嘆一聲道。
“無妨,這幾個月,你們為了早熟稻的盡快成熟,基本沒有休息過,這個冬天你們好好休息,來年開春,有得大家忙了!”劉辯輕拍棗軾的肩膀,安慰道。
“諾!”棗軾與他的下屬們齊聲答應道。
…………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十二月三十。
這一年即將來到末尾,漢王朝的天下大勢同原本歷史相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大漢東北地區,幽州十一郡。
代郡掌握在并州刺史劉備手中,其余十郡之地,完全屬于幽州牧劉虞治下的有涿郡、上谷、廣陽、漁陽、右北平、遼西以及遼東屬國七郡。
剩下三郡遼東、玄菟、樂浪如今都掌握在公孫度的手中。
公孫度又將遼東郡一分為二為遼西、遼東,而玄菟郡的東北部還有部分地區在高句麗人手中。
…………
大漢王朝極北之地,并州九郡。
云中、定襄、雁門、五原四郡完全被并州刺史劉備收復。
太原郡則形勢復雜,既有分裂后的各部白波軍,亦有南匈奴與殘余的烏桓勢力。
上黨郡自張楊率軍進攻河東被白起所破,他本人戰死,其麾下大軍群龍無首后,這里已經被太原郡南方的部分白波軍所占。
西河郡自然屬于如今南匈奴的領土,也是其王庭所在。
上郡則一分為三,南部屬于拓跋爺孫所在的西鮮卑,中部是一直與西鮮卑明爭暗斗的牢姐羌一族,最北方與西河郡接壤之地,皆是南匈奴的勢力范圍。
而并州西北的朔方郡,作為陰山西部長城沿線的重要軍事據點。
自漢順帝永和五年(公元140年)開始,南匈奴左部句龍王吾斯、車紐等反叛,他們殺死了朔方長史,并聯合烏梅、羌胡南下,侵略漢王朝并州諸郡。
漢王朝被迫放棄朔方郡,并將這里為數不多的漢人遷到附近的五原。
在烏梅、羌胡的爭奪下,這里很快淪為廢墟。
漢武帝當年派遣衛青、李息率兵出擊匈奴,收復河套平原后,派遣校尉蘇建率領十萬人興筑陰山南麓的長城,并在長城南方的位置修筑了朔方城。
滄海桑田,物是人非,二百余年的時間轉瞬即逝,經歷了短暫的繁榮之后,朔方郡也成為了一片荒蕪的無人區。
不知道未來并州刺史劉備收復故地后,是否會重現昔日漢武帝時期的輝煌,當年的“大漢雙壁”衛青、霍去病都曾經在這里駐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