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派人去勸降對方,如果不愿意投降我等,即派刺客前去刺殺郭大賢,還是無法得手的話,就全力進攻廣昌縣。不過在此之前,先將廣昌縣以南的太行山脈中的劉石與苦哂部剿滅。”公孫瓚立刻拍板決定道。
“諾!”眾人齊聲應道。
…………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三月二十五。
魏郡,鄴城。
“近日聽聞公孫瓚不但剿滅盧奴縣附近三部黑山賊,受降黑山軍首領飛燕,連唐縣附近比較強勢的眭固部,亦投降公孫瓚。
若如此下去,黑山賊不但沒能起到消耗公孫瓚軍的目的,反而成為他的助力啊!”袁紹眉頭緊皺的說道。
“袁公無憂,眭固部兩萬五千人投降公孫瓚,原本就在意料之內。
唐縣附近乃平原地帶,眭固等人生活的區域又無險可守,而且眭固本人一直就有歸順地方諸侯,建功立業的想法。
但是接下來的廣昌縣,張雷公、郭大賢、于氐根等人的五萬黑山賊,必定會讓公孫瓚吃盡苦頭,袁公無妨拭目以待。”樂毅目光炯炯,似乎看穿了一切,對于接下來的戰事非常有信心。
“我亦贊同樂將軍的看法,樂將軍自出道以來,算無遺策,多次料敵于前,而且廣昌縣被燕山、恒山、太行山所包圍,易守難攻,他們又有五萬大軍,絕對不會屈服于公孫瓚。”田豐這些年來對于樂毅展現出來的才華非常欣賞,頗有引為知己的感覺。
逢紀心里非常不爽,樂毅當初是他發掘并推薦給袁紹的。
結果這些年來,河北的士族田豐、沮授等人都對樂毅欽佩有加,常常聚在一起談論天下大事,而與樂毅關系極好的廉頗甚至娶了清河崔氏的女兒,雖然對方只是庶女,但也說明他們與河北本地士族的關系匪淺。
當初許攸、郭圖死于白起的追擊戰中,但以荀諶、逢紀為首的中原士族仍然與田豐、沮授等河北士族不對付,歸根結底還是在于自身的政治利益。
河北大族想將政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原士族雖然對于河北士族來說是外來人,對于袁紹來說卻是自己人,他們皆是出自汝南、南陽、潁川三大士族之鄉。
袁紹麾下之所以派系太多,還是因為袁紹自己的原因。
他作為中原士族,卻占據河北之地,如果完全重用河北士族,他自己很容易被河北士族架空,所以他需要扶植另一個派系,以此來牽制、對抗河北派系。
而跟隨他從京城來到河北的中原士族,就成了最好的幫手,他們不但有名聲,還有能力,完全能夠勝任牽制河北士族的位置。
只是袁紹麾下這幫謀士,每個人的缺點都非常鮮明。
原本歷史中的荀彧對他們的評價非常到位:“田豐剛愎而好犯上,許攸貪婪而不知道收斂,審配專權而沒有謀略,逢紀果決而剛愎自用,這兩人料理后方,如果許攸的家臣犯了法,一定不會放過,得到消息的許攸也一定會叛變。”
最終的結局與荀彧的預料完全一樣,田豐因為袁紹不用自己的計策而頂撞袁紹,被關進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