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公孫瓚派去的刺客刺殺失敗,當場被格殺。
郭大賢等首領也被公孫瓚的不擇手段所震驚,加強了自身的防護,公孫瓚知道已經沒有機會刺殺對方,只能派遣大軍強攻廣昌縣。
不過,在此之前,他要剿滅廣昌縣南部,太行山脈中的劉石與苦哂部黑山賊。
…………
一日后。
公孫瓚召開了進攻太行山脈中,兩部黑山賊的作戰會議。
苦哂部只有六千余人,依靠太行山的險惡地勢進行防守,然而公孫瓚并沒有派遣自己麾下白馬義從與步軍,而是讓眭固、飛燕等投降的黑山軍近三萬人為主力,向對方發起進攻。
此舉有兩大好處。
其一,己方的軍隊更擅長野戰,而非山林間的激戰,投降自己的黑山軍顯然更適合這樣的戰斗,加上他們長期生活于太行山脈中,對當地的地勢更加的了解。
其二,只要戰爭就會有損傷,如此一來,既可以保留己方最精銳的部隊,也可以讓投降的黑山軍消耗一部分,避免投降的黑山軍過多,難以控制。
不過從弟公孫越卻獻計道:“兄長,如今我們進攻苦哂部的黑山賊,依靠人數優勢,以及黑山軍熟悉地理與擅長山林作戰,取勝也只是時間問題。
只是苦哂部被攻,必定求救于劉石部。小弟帶上我們精銳的弓弩手,埋伏于對方前往苦哂部的必經之路上。
敵人見到我們有弓弩手埋伏,必定不敢繼續前進,只要敢強闖,我必定讓他們有來無回。
若援軍停滯不前,則我們擊破苦哂部落后,劉石部落亦孤立無援,我們如法炮制,就能完全清剿中山國境內,太行山脈中的所有黑山賊。
如此一來,我們也可以全力進攻廣昌縣的黑山賊,而無后顧之憂了!”
“不愧是公孫越將軍,總能制定出最好的計策,這樣下來,我們也能將損失降到最低。”關靖贊不絕口的說道。
“埋伏狙擊劉石部援軍的事,就交由越弟執行,關長史為監軍,跟隨眭固校尉、李大目都尉、飛燕都尉一起進攻苦哂部。
以防廣昌縣的黑山軍南下支援太行山中的兩部落,我會親自坐鎮唐河沿岸。”公孫瓚立刻下令道。
“諾!”眾人齊聲應道。
…………
兩個時辰后。
唐縣西北,太行山東段。
這里正是黑山賊首領苦哂部落生活的區域。
此時眭固、李大目、飛燕的三萬黑山軍已經漫山遍野而來,準備將苦哂部落團團圍住。
苦哂部落的斥候見此情景,嚇得大驚失色,立刻飛速向首領苦哂報告。
得到消息苦哂同樣被嚇得面無血色,一面強裝鎮定安排人手進行防守,一面派出使者立刻向西方不遠處,與自己部落一同生活于太行山東段的劉石部落求援。
苦哂的妻弟諫言道:“聽斥候打探到的情報,敵軍的兵力至少在兩萬以上,很可能更多。公孫瓚素能用兵,這些能打遍北境無敵手,如今又得到眭固、飛燕等部落的相助。
以我們與劉石部落的實力恐怕難以抗衡,不如派遣使者前往廣昌縣,請求張雷公、郭大賢等人相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