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不被南陽世家大族們所擁戴,并非簡單意義上,他與兄弟袁紹之爭落于下風,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罷而已。
其二,他從京城帶領虎賁軍南下進入南陽后,殺了南陽太守名士張咨,這激起了南陽所有世家大族的不滿。
世家大族之間有一套自己的規則,你可以將張咨罷官免職,但是你不留情面的殺人,與董卓那般暴徒有何區別,所以南陽的世家大族集體抵制袁術,選擇了觀望。
其三,他帶領虎賁軍奪了張咨的南陽郡后,因為兵多糧少,劫掠過本地豪族與百姓,這也導致他在南陽郡的名聲極差。”蒯越娓娓道來。
“我也補充一點,袁術與孫堅交好,而當初孫堅北上之時,以欺詐的手段謀害了原荊州刺史王睿。
王睿雖然并非荊州本地士族,卻出身瑯琊王氏,在天下間的名聲極佳。甚至有傳言稱,因為袁術與孫堅想謀劃荊州之地,故而合起伙來謀害了南陽太守張咨與荊州刺史王睿。
這也是南陽世家大族反感袁術的原因之一。”蒯良緩緩說道。
瑯琊王氏在西漢末年崛起,歷經西漢末期、新朝、東漢初期,皆在朝中擔任要職。
只是東漢中期開始,瑯琊王氏開始鉆研經學,入朝為官者寥寥無幾,在漢末這樣的時代與汝南袁氏、弘農楊氏、潁川荀氏相比遠遠不如,哪怕與本郡的瑯琊諸葛氏相比,也有所差距。
瑯琊王氏的下一個騰飛時間是魏晉時代。
華夏“二十四孝”之一,“臥冰求鯉”的王祥,“二十四悌”之一,“兄弟爭鴆”的王覽皆是出身瑯琊王氏。
而瑯琊王氏也正是在他們兄弟手中再次騰飛。
被害的原荊州刺史王睿正是后來的太尉王祥、太中大夫王覽兄弟二人的伯父。
瑯琊王氏沉寂百年,憑借家族的德行,開始在士族之間名聲鵲起,族人們紛紛出仕,家族開始在漢末漸漸抬頭。
憑德行而聞名于世的王睿被孫堅以欺詐手段所害,難怪南陽的世家大族對孫堅與袁術強烈不滿。
蒯氏兄弟繼承了先祖蒯徹的謀略。
蒯徹是秦末漢初著名的縱橫家。
秦末亂世,是“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息”的頂級縱橫家最后的輝煌時代。
蒯徹與酈食其皆是那個時代頂級的縱橫家,可謂一時瑜亮。
酈食其依靠自己的辯才,在劉邦起事的初期,幫他拿下陳留與武關,最終比項羽先入咸陽。
劉邦能先入咸陽,首功非酈食其莫屬,如果不是夭折與黎明前夕,最后封賞群臣之時,在劉邦口中就會是“漢初四杰”,所以獲得的任何功業,都需要活到最后才行。
而蒯徹同樣以辨識口才出名,楚漢之初,蒯通不費一兵一卒,以計助楚將武臣取燕趙三十余城。
后又獻策韓信,趁酈食其游說齊王,齊軍放松警惕之時,偷襲齊國歷下大軍。
韓信平定齊地,被封齊王后,又勸韓信與劉邦、項羽三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