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公孫度能渡海攻占東萊郡各縣,主要原因是青州經歷黃巾之亂后,已經沒有能力防守。
加上后來占領青州的袁紹勢力,將主要經歷放在了與曹操兗州接壤的各郡,并沒有更多的精力去管青州東北部的沿海區域。
如今公孫度與歷史上的軌跡基本沒有變化,自董卓麾下中郎將徐榮推薦其擔任遼東太守以來。
對內嚴刑峻法,打擊豪強勢力,誅滅了一百多家不服從管理的豪族勢力,中原人士避亂者多去投靠,北海管寧、邴原、王烈都去遼東依附公孫度。
遼東半島一度出現‘強不凌弱,眾不暴寡,商賈之人市不二價’的局面。
對外東征高句驪,西擊烏桓,南取遼東半島,并嫁女與夫余國王尉仇臺,開疆拓土,威行海外。
此時,公孫度的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岳飛娓娓道來,他對遼東發生的事情早已經爛熟于心。
“公孫度有梟雄之姿,鵬舉認為我們收復遼東的關鍵在哪里?”劉辯眉頭緊皺的問道。
“攻略遼東的關鍵在于遼東沼澤與渤海。
公孫度善能用兵,遠遠超過了后來被司馬懿所破的其孫公孫淵。
他將遼東一分二位,其中少量軍隊屯與遼西郡的無慮縣,起到前哨的作用。
主力大軍則屯于遼東沼澤附近的險瀆縣,以防我們的大軍渡過沼澤攻打中遼郡。
遼東沼澤乃遼東半島最大的天險,自古以來,埋葬了華夏無數前仆后繼的英勇戰士。”岳飛說到最后,似乎想起了什么,不禁聲音有些哽咽。
遼東沼澤并非單純的濕地,而是由遼河、渾河、太子河合力打造的沼澤王國,寬度隨著時間的流逝而不斷向外擴張,淤泥能輕松吞沒整支軍隊。
從隋煬帝到宋徽宗,無數中原王朝的執政者向東北擴張的雄心壯志,最終都會被遼東沼澤所吞噬。
隋煬帝百萬大軍東征高句麗時,遼東沼澤成為了著名的死亡之地。
當時遼澤極難橫渡,隋煬帝讓將士們搭橋通過,橋未完工,離東岸還有幾丈時,高句麗軍大批涌來。
柱國大將軍麥鐵杖拿起手中的武器,一躍上岸,與高句麗軍展開殊死搏斗,最終因寡不敵眾而戰死。
同時戰死的還有武賁郎將錢士雄、孟金叉等高級將領。
唐太宗李世民后來東征高句麗時,經過遼東沼澤,在沼澤里面發現堆積如山的隋軍尸骨。
這種大自然形成的死絕之地,在冷兵器時代,比任何的武器強兵都要讓人感到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