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康輕捻胡須,緩緩說道:“顧賢侄之謀正合我意,我們可以派遣使者前往烏程縣與嚴白虎虛與委蛇,以郡兵調度、府庫交接、各家安頓,千頭萬緒,非旦夕可就為借口,拖延時間。
嚴白虎不過是吳郡小縣城的豪強,竟然敢妄稱天命,自號‘東吳德王’,以他家族這些年在吳郡的所作所為,也配以‘德’自居?簡直是沐猴而冠!”
說到最后,陸康充滿了對嚴白虎的厭惡與不屑。
…………
兩日后。
吳郡,烏程縣。
烏程縣始置于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屬會稽郡。
會稽郡原本領土就非常廣袤,在西漢時,漢武帝滅南越國,其中一大部分領土并入會稽郡。
隨著漢武帝擊敗匈奴,解除北方邊患之后,南越國亦并入漢朝,漢武帝繼續調遣四路大軍共數十萬人圍攻閩越國與東甌,最終華夏東南領土全部歸于大漢。
其中大部分領土皆并入會稽郡,導致會稽郡“東接于海,南近諸越,北枕大江,間者闊焉”。
由于領土太大,其中山川、森林、河流非常多,形成了各種少數民族部落,非常難管理。
到了漢順帝年間,因為漢朝整體國力開始不斷下滑,對于東南的管控愈發薄弱,導致東南開始出現各種叛亂。
漢順帝永建四年(公元129年),不得不將會稽郡拆分,將錢塘江以北的地區劃分出來,成立吳郡,治所設在吳縣。
會稽郡保留錢塘江以南的地區,將治所遷到了山陰縣。
烏程縣由于在錢塘江以北,故屬吳郡。
烏程縣,原縣長府,此時已經掛上了“白虎大殿”的牌匾。
嚴白虎踞坐于臨時鋪就的虎皮座上,自封的“東吳德王”旌旗在身后獵獵作響。
雖然拿下烏程縣,在嚴白虎的意料之內,但他的興奮之色雖然沒有褪去。
他們烏程嚴氏這些年一直被吳郡四大家族所壓制,在他看來非常的憋屈。
他現在麾下已經有萬余人的軍隊,吳郡的大部分軍力又在北部與西部防范徐州牧陶謙與反賊張角。
半月前的東部沿海發生倭人海寇劫掠事件,吳縣僅剩的軍隊前去剿寇,讓嚴白虎看到了起事成功的希望。
他的目光已然投向了地圖上吳郡的東北區域,整個吳郡的政治、經濟中心,治所吳縣。
那里不僅是郡治所在,更是盤踞著能左右吳郡命運的四股強大勢力:顧、陸、朱、張,吳郡四姓,又稱吳郡四大家族。
嚴白虎粗獷的手指敲擊著案幾上的地圖,喃喃自語道:“吳縣……若能說降四姓,吳郡便可傳檄而定。若他們執迷不悟,將來攻破吳縣,吳郡的四大家族百余年未變,也是時候該換上一換了!”
正在此時,其弟嚴輿來報,吳郡派來的使者已經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