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因為發表的一波三折,他已經遭遇了一波打擊。
發表后的口碑不佳,再次給了他一記重拳。
直到最近,《平凡的世界》要在燕京舉辦作品研討會,并且是四家合辦,總算是讓陸遙陰霾了大半年的心情照進了一束陽光。
作品在燕京召開作品研討會或座談會,對于很多作家來說是夢寐以求的心愿。
一來是因為燕京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擁有著當前中國最密集的信息資源與發布渠道。
在京召開作品研討會能夠最快捷、有效的傳播信息。
二來燕京也是中國文化的高地,這里畢竟是眾多國家級文化機構的大本營,名家如云,權威遍地,可以說是牢牢的掌控著中國文化界的話語權。
很多外地作家都說燕京的碼頭很大、水也很深,一部文學作品要想得到全國性的認可,那首先要得到燕京文化界的認可。
這一點,不光是陸遙心知肚明,就是一般的文學愛好者也深諳其中的道理。
兩人站在院中聊天,林朝陽問起《平凡的世界》的創作進程。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創作完成是在1985年的年末,當時陸遙只是完成了的初稿。
之后他又用幾個月的時間完成了的抄寫和修訂工作,直到86年的春天才開始研究發表事宜,然后一折騰就是幾個月時間。
直到去年7月份,他才開始籌備第二部的創作。
在那之前,他特地去廣州逛了幾天,感受改革開放最前沿的變化,為《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的創作汲取養分。
也是在那里,陸遙規劃好了中的“二流子”、“逛鬼”王滿銀在第二部里的命運,他要跑到滬上賣木耳、到廣州倒賣廉價的電子表……
在那之后,陸遙回到西安繼續體驗生活,西北工業大學、省委sj的家……打著創作的名義,陸遙像極了筆下的“逛鬼”。
等到準備的差不多了,陸遙終于背起了行囊,到了陜北延安地區的吳旗縣。
吳旗縣地處延安西北,交通不便,偏僻落后,陸遙就住在縣武z部破舊的窯洞里。
在那間破舊的窯洞里,陸遙經常會因為寫作太入迷而通宵達旦。
有時候錯過了飯點兒,他就簡單的用干饃充饑。
用他的話來說,創作的條件越艱苦,他創作的靈感越是勃發。
但寫了幾個月的時間,因為晝夜顛倒,饑一頓、飽一頓,抽煙又抽的兇,讓陸遙的身體再次亮起了黃燈。
飯量減少,體力下降,有時候累得連頭也抬不起來。
由于抽煙太多,胸脯隱隱作痛,右邊的眼睛發炎了,一直不見好轉,但這些依舊沒能阻擋他的創作。
陸遙斷斷續續的訴說著他過去大半年里的經歷,林朝陽不禁佩服他對于創作的那種忘我的熱情。
林朝陽知道放在他自己身上,他肯定是做不到的。
這天兩人一直聊到了半夜。
次日一早,林朝陽開車載著陸遙一起往人民文學出版社去。
經過一番緊張的籌備,作品研討會的舉辦地點被安排在了朝內大街1666號的人民文學出版社的會議室內舉行。
林朝陽和陸遙到人文社會議室的時候,受邀前來參加研討會的評論家已經來了大半。
對于很多不知名的作家或者名氣較小的雜志、出版社來說,歷來舉辦作品研討會,最難邀請的就是評論家。
但今天的作品研討會不同,首先有花城出版社牽頭,其次有《文藝報》《評論》和中國文聯出版公司響應。
最關鍵的是,研討會掛的是林朝陽新作《寄生蟲》的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