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里栽了不少樹,多是銀杏和果樹,還有一座涼亭。
唯一比較寬敞的地方就是院里的籃球場。
林朝陽在門衛登記后進了院,便聽到籃球場上傳來的呼喊聲。
小小的場地里看起來擠了得有二三十個人,不像是在打籃球,倒是像在搶籃球。林朝陽一進院,便有人注意到了他,一只潦草小狗從人群中跑了出來和他打招呼。“朝陽老師!
“于華啊,你是這屆學員班的?”
“是啊,不僅有我,還有謨言。我聽說您跟劉振云也認識,他也在這班里。”
于華熱情的給林朝陽介紹著他們這一屆學員班的情況,他這一屆學員班有48人,還有幾個旁聽生。
兩人閑聊了幾句,林朝陽被請到了唐因的辦公室聊了一會兒天。
等正式上課前兩分鐘才由唐因陪同著走進了位于五樓的大會議室,這里就是魯院的學員班平時授課的地方。講課之前,林朝陽看了一眼花名冊,除了他認識的幾個人之外,在這一屆學員班還有不少后世知名的作家。
比如遲子建、畢淑敏、徐星、嚴歌苓、洪峰等等。
不光是后世,即便現在這些人里有相當一部分也已經有了全國性的名氣,是青年作家中的翹楚。
要不然,他們也沒資格進入魯院學習。
“咱們這一屆同學真是人才濟濟啊!”林朝陽玩笑了一句,底下發出一陣哄笑聲。
在場的作家以中青年為主,林朝陽的年紀比很多人都小,可卻沒有人敢小瞧他。
甚至在不少人眼中,林朝陽現在已經是偶像一般的人物,原因自然是在于他作品的廣為流傳和深入人心。
林朝陽先點了一遍名字,對了對人名和長相,然后才開始正式授課。
“咱們這堂課叫《創作實踐及研討》,我想在座不少人其實從事文學創作的時間可能都要比我長。
說是上課,但更多的還是交流探討…….
一上午的時間在林朝陽的侃侃而談中很快便過去了,當下課鈴聲響起時,不少人都感覺有些意猶未盡。
林朝陽上完課也沒著急離開,而是又跟大家交流了一會兒.
“朝陽,在我們這吃飯吧,嘗嘗我們魯院的伙食。”
在林朝陽跟學員們聊天的時候,何鎮邦過來拉著他要去食堂。
林朝陽卻婉拒了,等人散了一些,他有機會跟劉振云單獨說話。
劉振云畢業后分配去了《農民日報》,這幾年仍在堅持寫作,已經發了幾篇作品。算不上很有名氣,但早已經脫離了文學愛好者的范疇。
“好長時間沒見了,晚上一起吃個飯。”林朝陽說。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