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中午時,蕭志成請林朝陽吃飯。
走出殯儀館時恰好日上中天,陽光灑在身上,一下子驅散了林朝陽心頭的陰霾。
點完菜,蕭志成見林朝陽有意無意的嗅著肩頭的氣味,笑著說道:“林生第一次來殯儀館,肯定不習慣這里的氣氛和味道吧?』
林朝陽如實點了點頭,“有點。我之前覺得應該以平常的眼光和心態來看待殯葬這個行業,但走近之后,心理上難免還是會有些不舒服。而且——.”
林朝陽嗅了嗅鼻子,“好像確實有股味道,像煙丶像油,說不上來。”
“燒烤林生吃過吧?殯儀館要火化遺體,味道跟燒烤的油煙味差不多。不過我們的設備比較好,很淡!”
蕭志成說話的時候,一份叉燒飯正好端上來,林朝陽看著飯突然間沒了食欲。
蕭志成卻吃的很香,邊吃還邊給林朝陽講些他小時候在殯儀館遇到的一些趣事。
在人們的刻板印象里,殯儀館歷來是恐怖故事的發源地,可在蕭志成的講述中,卻盡是些稀松平常之事。
“蕭生這麼多年,就沒有過另類的遭遇嗎?”林朝陽好奇的問。
蕭志成笑著說:“干我們這行的,說不信鬼神不可能,但最關鍵的是敬鬼神而遠之。我館里的工作人員倒是經常說自己見過,可我看他們一個個活蹦亂跳的,也沒什麼事。”
聽著他的話,林朝陽笑了起來,蕭志成的話確實很有道理。
鬼神之說之所以會嚇住人,多是因為有恐怖事發生,如果一個人能生龍活虎的跟你講他見過鬼,那還有什麼好怕的?
蕭志成是個忙人,能抽出一上午的時間陪林朝陽參觀殯儀館已經是相當大的尊重了。
吃完飯,蕭志成讓殯儀館的工作人員給林朝陽辦了個工作證,讓他可以隨意進出,隨時可以給館里的工作人員進行交流。
然后便告罪一聲,去忙別的事了。
據工作人員說,殯儀館每到夜晚總是狀況頻發,林朝陽要是想積累素材的話還是應該晚上來,還可以跟著聽差的去收遺體。
林朝陽想了想,自己才第一天來,還是應該循序漸進,別一上來就玩這麼大,傍晚便回家了。
到家之后,他先跑到衛生間沖了個澡,給全身打了好幾遍沐浴露,差點洗禿嚕皮。
陶玉書調侃他,“你不是總說自己是無神論者嗎?要以平常心看待生死嗎?”
“知易行難啊!”林朝陽輕嘆一聲。
接下來的幾天里,林朝陽仍繼續在香江殯儀館采風,適應了兩天之后,他開始跟著件工去收遺體。
去的地方基本就是三種,居民家丶醫院和警署的房(停尸間)。
去居民家的活是相對而言最舒服的,逝者大多走的安詳,家屬面有悲戚,但表現大多理智寬厚。
到醫院的話,次一點,逝者大多是病死的,遺容不很好看,家屬的哭聲更凄慘,時不時的要有爭吵發生。
房的活是件工最不愿意乾的,收到的經常是遭遇橫禍之人,有些尸體都是支離破碎的,都是福伯(法醫助手)給縫縫補補的,慘不忍睹。
不過這類遺體有個好處,化妝師要為遺體修容,多賺個上香錢。
化妝師阿蓮是七十年代來港的,當時被姑母帶進了這個行當,一開始還為賺多了錢而沾沾自喜,后來在知道自己走了一條怎樣的不歸路。
她快四十歲還沒結婚,總是充滿自卑,不時磋嘆姑母坑了自己,一輩子都擺脫不了跟死人打交道的命運。
阿蓮喜歡跟林朝陽打交道,她說林朝陽是她這輩子碰到過的最有錢的男人,
當然了,死人除外,香江富豪的葬禮多是在香江殯儀館辦的。
幫著抬了幾天遺體,林朝陽感覺自己胳膊上的肌肉都練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