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節目大爆,年后電視臺落地內地,好事連連,讓星空衛視上上下下都感覺到了奔頭。
高興之余,星空衛視的管理層立刻按照陶玉書的意思抽調了一個工作小組趕赴內地熟悉廣電方面的各項規章制度,順便招攬人才。
給電視臺打完電話,陶玉書又把大哥陶玉成召到了小六部口胡同。
黑色的大奔停在胡同口,陶玉成從車上下來,忍不住駐足欣賞了幾秒,才欣欣然走進林朝陽家東院。“找我什么事?”見了面,陶玉成問陶玉書。
“廣院你認識人不?”
陶玉成眼睛一橫,“你想認識誰啊?”
說到他的強項,陶玉成說話的語氣可比平時硬氣多了。
“也不是要認識誰,我想從他們那招幾個人。”
“招人?你招人招廣院的干嘛?我給你介紹我們中戲的人,燕影的我也熟。”
陶玉成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精神如此說道。
“我又不是要拍電影,是星空衛視要在內地落地,我得招一批熟悉內地情況的人才。”陶玉書解釋道。妹妹去年搞了個電視臺這事,陶玉成早聽說了,他是個愛湊熱鬧的性子,聽著陶玉書的話立刻興奮了起來。
“這么回事啊!沒問題,他們副院長王紀言跟我都是哥們兒,一句話的事。”
陶玉書狐疑的看著他,心里把“哥們兒”這個詞的份量調整為“酒肉朋友”。
“那行,這事就交給你了,你先幫我聯系一下。”
“妥了,你等我信兒吧。”
說完,陶玉成瀟灑的開著大奔離開。
到下午又打來電話,說人給陶玉書約好了,什么時候可以見面。
陶玉書想了想說,“那就后天上午吧。”
兩天后,陶玉書帶著星空衛視的工作小組和陶玉成、王紀言約在了燕京飯店見面。
燕京廣播學院是中國廣播電視界的人才搖籃,王紀言今年四十出頭,能成為這樣一所學院的副院長,自然不是一般人。
他是國內第一個電視學教授。內蒙出生,最開始工作時當了幾年記者,穿梭于內蒙古草原上的蒙古包和牧場之間。
后來他成了工農兵大學生,畢業后留校任教,直至成了燕京廣播學院副院長。
這些信息當然都是見面之后王紀言自己聊起來的,陶玉成沒撒謊,他跟王紀言看起來關系確實不錯。不過陶玉書更覺得是因為王紀言這人為人太過四海,更兼才思敏捷、能言善辯,跟誰都能處成朋友。………據我的觀察,我們中國人對電視的鐘情在世界上其他國家是罕見的,老百姓們對電視的狂熱追捧和信奉令人驚訝。
從長遠來說,玉書你的這個商業操作絕對沒錯。
而且你太有先見之明了,競然能拿到落地許可。
我們中國是十一億人口的大國,未來隨著經濟發展,電視行業的產業規模和影響力必定會十倍、百倍的增加。”
王紀言口才絕佳,能當著眾人的面侃侃而談絲毫不露怯,是多年教師生涯養成的習慣,但其見識確實不凡,連陶玉書也有些佩服。
談起為星空衛視招攬人才,他向陶玉書打起了包票。
燕京廣播學院的教授們有個特點,就是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特別強。
他們這個學科畢競不是純粹的研究領域,王紀言當過中國第一部中日合拍大型電視專題片《絲綢之路》的編導和攝像,給中央電視臺策劃設計過不少節目。
不夸張的說,如今活躍在中國電視界的頭頭腦腦、大腕小編們,不是他的同學就是他的徒弟,徒子徒孫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