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二春張羅著將陶家人都叫到了小六部口胡同,反正現在都有車了,方便的很。
傍晚時分,黃色的大發停在胡同口。
林朝陽問大舅哥:“你那大奔呢?”
陶玉成臊眉耷眼,用眼神表達對林朝陽哪壺不開提哪壺的不滿。
“家里閑著呢。”
大奔是陶玉墨從杜峰那贏來的,名義上也是給大侄子陶希文用的,他腆著臉開了大半個月,那天讓陶母罵了一頓,乖乖的交出了車鑰匙。
開慣了大奔,再開大發,自然是云泥之別,陶玉成心里現在難受著呢。
之前在電話里叫陶家人來吃飯,林朝陽說的語焉不詳,進了屋閑聊,陶家人得知林二春買的房子竟然拆遷了,均露出驚訝之色。
“補償39萬?”陶玉成一驚一乍的喊了起來。
趙麗拍了他一下,“你小點聲!”
但她也忍不住朝林二春看過去,等著他透露出更多的信息。
“這不是趕上市里面要建西客站嘛,征的地大部分都在ft區,恰好我那房子就在征地范圍內。聽說給咱們老百姓補償是最多的,一平1500塊,像他們政府的、部隊的,補償的就少了,有鄉鎮的地也占著了,一平就給700塊………”
盡管市里面的通知還沒出,但林二春這幾年倒騰房子,各區認識的人多了去了,消息靈通的很,關于這次征地、拆遷、安置的條件已經打聽的八九不離十。
趙麗聽著他娓娓道來拆遷的那些事,內心除了艷羨,還有些感慨。
人家親家公是農村人不假,但心思活泛,以前在農村不顯山不露水,現在到了燕京,這才幾年的功夫,競然折騰出這么大的事業來,真是叫人刮目相看。
“林叔,你當初要是再多買兩處房子就好了!”陶玉成說。
林二春哈哈笑道:“哪有那么容易啊!本來這燕京城的私房就少,這幾年老百姓也尋思明白了,以后經濟發展越來越好,燕京是首都,寸土寸金的地方,指不定什么時候房子就值錢了,賣房的人可不像以前那么多了。”
“也是這么個理兒。”
燕京城從50年代就有拆遷一說,只不過當年的補償可沒多少,拆遷量又少,也沒多少人在意。前幾年因著亞運會,倒是有不少居民被拆遷了,可那時候給的拆遷補償也不多。
這回燕京西客站的建設,既是國家八五計劃鐵路建設的重點工程,也是為改善首都城市基礎建設,為申辦2000年奧運會創造條件,補償可比以前提高了不少。
“燕京市不是要申辦奧運會嘛,這幾年要拆遷量肯定會越來越大,老百姓更不想賣房子了,說不定拆到自己家,得一筆賠償款呢!”
林二春面帶笑意,一副智珠在握的樣子。
他的話讓家里人頻頻點頭,確實是這么個道理,心中也對他的未雨綢繆感到佩服。
買房子這事林二春干了五六年了,早前大家誰都沒在意,只當他賃房子就是當個房蟲兒。
可眼看著他雇起了員工、開起了門面、注冊了公司,直到現在,連買的房子也被拆遷,獲得了不菲的收益,家里人的驚訝也跟著越來越大。
不僅是趙麗自己,其實在大家眼中的林二春也有種“大鵬一日同風起”的感覺。
這一大家子人里,別說是陶玉書了,就是杜峰、陶玉墨經商的成績也都不差。
但他們這些年輕人所取得的成績,卻遠沒有林二春的成功帶給家里人的震撼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