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衛視花8000萬港元拍四部金庸電視劇,一共才180集,集均制作成本高達近45萬港元。是無線電視臺制作成本的三倍還不止,堪稱業界良心。
影視影業的震動是在于,四部投資巨大的電視劇前后開拍,必定惠及許多從業人員,在這些人看來,林太簡直就是香江影視行業的活菩薩。
在市民階層,大家的觀感很簡單,投資大,劇集質量肯定高,光是大陸取景這一點就足以吊打無線電視臺的劇,因而許多市民對于星空衛視的這幾部武俠劇倍感期待。
回到香江忙碌了一周多時間,時間一晃已是3月末。
3月26日,《深圳特區報》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東方風來滿眼春》的報道,將老人家自1月份南下一路的言行總結發表,引發了全國轟動。
老人家的南下之行之前一直在保密,只在小范圍內流傳,始終沒有見諸報端。
《深圳特區報》的報道具有十足的象征性意義,連香江的各大媒體也參與其中,接連不斷的進行報道。“林生對這次老人家的南下之行如何看?”
“那篇報道的題目寫的很好,“東方風來滿眼春'。”
金庸微微頷首,“春天確實到了!縱觀歷史,中國強盛的根源,離不開“開放'與“改革'這兩個詞。”
“先有一段社會秩序混亂、多民族雜居、大規模戰爭、人民大量死亡的痛苦時期,而后不斷融合、壯大春秋戰國的混亂演進為秦漢的大統一,五胡十六國的大混亂演進為隋唐的大統一,五代十國、遼金元和宋朝的長期戰爭再演進為明清的統一。
與今天的情景何其相似,歷史確實有其玄妙之處,所以古人說以史為鑒。”
“林生所言甚是。”金庸說道。
杭州酒家內,如同三年前尋求收購明報集團時幾乎相同的場景,林朝陽夫妻倆與金庸相對而坐,交談甚歡。
當初在收購明報集團時,金庸曾和陶玉書達成過君子約定,繼續擔任明報集團的董事局主席,為公司的順利交接穩定軍心。
如今三年之期將到,金庸也將徹底放下明報的擔子,頤養天年。
“卸下了明報的重擔,查先生打算做點什么?”陶玉書問。
金庸笑著說道:“牛津大學的圣安東尼學院邀請我去做訪問學者,我中學時就曾夢想過能到牛津或是劍橋去讀書,本以為此生無望,沒想到耳順之年競又有了機會。”
“去當個教授,以您的學識綽綽有余。”陶玉書恭維道。
金庸擺擺手,“林太說笑了。自家人知自家事,我做了一輩子的新聞,寫了半輩子的,若說寫、寫社論,我很有自信,可做學間……”
他搖了搖頭,說道:“我這點學問,實在做不了什么。偏偏又有這個情結在,不去又覺得可能是終生遺憾。”
一頓飯吃完,賓主盡歡。
“多謝林生、林太的款待。”
“查先生客氣了!”
“那……以后明報就交給二位了,青山不改,綠水長流。”
金庸站在杭州酒家的門口,朝林朝陽夫妻二人拱了拱手,仿佛他書中的人物那樣。
“查先生慢走!”
陶玉書目送金庸上了汽車,表情略顯惆悵。
“無論是什么人,取得過什么樣的成就,在時間的面前都沒有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