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美國半個月,多數時間陶玉書都在忙工作,閑暇之余夫妻倆也會享受一下二人世界。
人在異國他鄉,哪怕是陶玉書這種天生卷王,也會不自覺的慢下腳步。
傍晚,林朝陽夫妻倆從餐廳出來,租來的車子停在半條街之外的街邊。
一路散步上了車,去年自駕去德州,林朝陽被蘆安·瓦爾特抱怨了一路,回香江后考了個國際駕照。車子啟動,一路往西走,隨著車流穿過好萊塢的中心。
一直往西,走下日落大道,沿著落日的光輝來到安靜清涼的比弗利山,沿著山腳向上盤旋,可以看到遠方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校園建筑的燈火,向北舞動,直到貝沙灣。
“想什么呢?”林朝陽問。
“沒什么。我在想,我們是不是要在這里買棟房子。”
“嗯?”林朝陽沒想到她剛才一直沒說話,考慮的競然是這個問題。
“有美國林氏在這,以后我一年恐怕至少要來上一兩次。你偶爾也會來,買棟房子方便一點。”以夫妻倆現在的條件,在好萊塢買棟別墅當然不是什么問題。
況且,有時候豪宅也是一種實力的象征,尤其是在好萊塢這樣勢利的地方。
“買房子倒是沒問題,不過既然西海岸都買了,東海岸是不是也該買?”
“有道理,那就買兩套。”陶玉書認真思考后,覺得很有必要。
林朝陽笑了笑,“行,正好用我的稿費。”
上個月,克瑙夫出版社剛剛給林朝陽結算了《舌尖上的中國》的版稅。
上市3個月,《舌尖上的中國》連續12周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冠軍,銷量高達95.7萬冊,如此巨大的銷量也為林朝陽帶來了近270萬美元的版稅收入。
算上之前《梵高之死》《楚門的世界》等熱門在美國出版的版稅,林朝陽僅在美國獲得的版稅收入就超過了600萬美元。
“用你的稿費干嘛,用公司的資金就行了,還能省稅。”陶玉書說。
有錢都花不出去。
林朝陽心想,看來以后的版稅只能都投到股市里去了。
兜了一圈風,車子滑下狹窄的長街,一直到比弗利山酒店的門前,將車鑰匙交給門童,夫妻倆徑自上樓洗漱一番,正準備睡覺,電話鈴聲響起。
陶玉書接起電話,“喂?”
“林太太,我是西德尼·波拉克。”
聽到這個名字,陶玉書臉上露出笑容,“波拉克先生,好久沒見了,最近怎么樣?”
“還不錯,就是有些想念洛杉磯的陽光。東海岸這邊的天氣,總是讓人提不起精神來。”
西德尼·波拉克是1986年戛納國際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那一年《楚門的世界》在電影節上大放異彩,西德尼·波拉克也因此跟林氏產生了交集。
喬·西爾沃和美國林氏的合作,就是由西德尼·波拉克牽線搭橋的。
他既是導演,也是演員,成就不凡,最近正在紐約拍伍迪·艾倫的新片《丈夫、妻子與情人》。寒暄了一陣,西德尼·波拉克才說明了打電話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