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多年,我們也一直在給你進軍好萊塢鋪路啊!”
“為了捧你當一哥,公司不惜壓制三毛和阿彪的發展,導致他們倆跟公司離心離德。”
“林氏能給你的,嘉禾一樣能給你。”
“你愿意的話,現在我們就給你投錢,8000萬美元,一切都照好萊塢的標準來,怎么樣?”
深夜的淺水灣豪宅,空蕩的客廳里只有一盞落地燈亮著,光線暗淡,程龍孤零零坐在沙發上腦海中回蕩著干爹何冠昌的話。
是啊,嘉未和干爹這么多年待他不薄。
一應待遇無不是最好的,有求必應,《飛鷹計劃》超支幾千萬,干爹和鄒生依舊鼎力支持他。
想到過去多年種種經歷,程龍內心充滿了矛盾。
“嘀嘀嘀嘀!”
茶幾上的大哥大鈴聲響起,在空寂的客廳里分外刺耳,程龍心中有種預感,
他接起電話。
“喂!”
“阿龍,是我!”
電話那頭蔡瀾的聲音傳來。
程龍的聲音。
“考慮的怎么樣了?”
沉默片刻,程龍強壓著心中的煩躁,“干爹和鄒生這些年待我不薄。”
“阿龍,不是我挑撥離間,你所說的"不薄"難道不是建立在你為嘉禾賺了大錢的基礎上嗎?
哪個老板開公司不是為了賺錢?該談錢的時候談感情,你都四十歲的人了,
不會連這種鬼話都信吧?”
蔡瀾的聲音里透露著輕蔑,程龍不知為什么感覺有些不服氣。
他辯解道:“賺錢是賺錢,但里面也有人情。《飛鷹計劃》超支了幾千萬,
干爹和鄒生也沒有責備我,損失都由公司承擔了。”
“我記得你跟我說過,要不是嘉禾安排的那個"三”制片人,《飛鷹計劃》也不可能超支那么多,還有拍攝時一堆糊涂賬你都忘了?
要不是那個制片人,《飛鷹計劃》的膠片也不至于丟!
我記得后來你跟何生說過,這個公司“有你沒她”吧?
結果怎么樣?她不是在嘉禾干的好好的?
還有,你現在可以自己執導電影嗎?”
1990年,程龍拍攝《飛鷹計劃》,電影取景橫跨亞歐非三大洲,期間劇組問題頻發,一波三折,最終導致超支4000萬港元。
雖然事后嘉未沒有追究程龍的責任,但也剝奪了他獨立執導的資格。
《飛鷹計劃》最終花掉了1.15億港元,成了那個年代香江最貴的電影。
程龍把電話換了個手,“那三毛和阿彪呢,公司為了我的發展,拋棄了他們倆。”
“阿龍,你怎么還那么天真?三毛是因為他那套東西已經過時了,《富貴列車》《東方禿鷹》連續失敗,公司賠錢了。
你不一樣,即便《奇跡》本埠表現不理想,《飛鷹計劃》被周星馳壓制,但你的外埠票房依舊給公司賺了錢。
至于阿彪,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你難道不明白嗎?”
程龍反問:“那我去了林氏,就不是一山二虎了嗎?”
蔡瀾輕笑一聲,“阿龍,嘉禾什么體量?林氏又是什么體量?”
他的問題讓程龍陷入了沉默。
去年是香港電影過去20年中最輝煌的一年,本埠票房收入達到12.4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