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入土這天天寒地凍,成群的烏鴉撲飛上天空,黑壓壓一片,叫人心情壓抑。
林朝陽想起當年剛跟李翰祥認識的時候,一晃都那么多年過去了。
葬禮結束,陶玉書同張翠英母女一起回了香江,林朝陽則留在了燕京,這是夫妻倆商量好的事。
他想起了同樣在拍戲的謝靳,謝靳可比李翰祥還大了幾歲,他專門跑到了橫店。
見到謝靳,林朝陽松了口氣,老同志臉色紅潤、中氣十足,看起來充滿干勁。
《鴉片戰爭》開春后再廣州拍攝了兩個多月后移師舟山,拍攝海戰戲份,之后又是兩個多月才來到橫店影視城拍攝。
本來在開機時,有了人《赤壁大戰》的經驗,謝靳是有把握在11月份之前拍完的。
可現實情況給他潑了盆冷水,按照現在的進度,1月上旬能拍完就算是快的了。
一見林朝陽,謝靳的抱怨就不停。
一是因為電影的拍攝難度,二是與章藝謀的磨合。
《鴉片戰爭》在廣州派了虎門銷煙在內的幾場重頭戲。
「虎門銷煙」那場戲,章藝謀為了達到最佳的視覺效果愣是折騰了快一個月。
聽完謝靳的抱怨,林朝陽看了一遍「虎門銷煙」的那段戲。
畫面中「奉旨銷煙」的彩旗臨風獵獵飄揚,環境人聲鼎沸,響聲宣天。
三個大銷煙池里注滿了石灰,各色旗幟飄揚的東轅門和西轅門下,帽簾下垂著長辯的清兵手持長矛,身挎腰刀,神色威武,在炙熱的陽光下昂首挺立。
清兵們將看熱鬧的百姓隔絕在外,距離銷煙池不遠的棚子里站滿了清朝官員和洋商。
鮑國安飾演的林則徐著一身否黃色的一品官袍,神情莊重地登上了高高的祭臺,面對大海焚香三拜:拜天、拜地、拜神靈。
遠處,漲潮的海水一浪高過一浪地卷曲翻滾,洶涌澎湃,仿佛在為林則徐的氣勢助長聲威。
海風吹動林則徐的須發,他站起身神色肅穆地慢慢念道:
「我浩浩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文化淵源遠流長,自古萬國朝圣,蠻夷順服。
今有洋人輕蔑我國國體,遠送鴉片毒害國人,林則徐承吾皇欽旨,奉旨銷煙,神明共鑒。」
畫面中的林則徐臉上一掃文臣書生之氣,一派運籌帷的大將風度,氣勢如虹。
祭畢,炮聲隆隆響起,林則徐上點將臺,令旗一揮,剎那間,一柄柄銀刀眶然劈開木箱,鴉片球嘩嘩滾落銷煙池上。
只見一群群祖胸赤腳,膚色色的兵勇,把切成碎片的鴉片用筐倒入池中,沸沸如湯,濃煙上升。
遠近山岳人群喊聲雷動,如山呼海嘯,地動山搖。鴉片已化成渣沫濁流滾滾而下,隨看退潮的海水,流向大海····
在原版《鴉片戰爭》中,這場銷煙的戲也就兩分鐘,拍攝手法寫實,不能說差,但在這樣一部基調悲愴、灰暗的電影中,銷煙是難得的激昂情緒的戲份。
因而林朝陽在重新創作劇本時,將這場戲做了重點改善。
現在章藝謀拍出的效果,可比原版的有氣勢多了,這方面本身就是他擅長的,看著有點《英雄》的味兒了。
「后期這段得配上點激昂、豪邁的音樂,這氣氛不一下子就烘托出來了嘛!」林朝陽看完了戲份,滿意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