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跟第六代導演不同的是,《錄像廳》的故事并不歇斯底里,反而很扎實,
它沒有試圖把這個社會渲染成糞坑,沒有把主人公陳衛國的個人經歷塑造成是這個社會的針對。
而是以中立、溫和的視角去講述一個中年人的困境,它與當下這個時代背景有關,但不是正相關。
可能放在三十年前、三十年后,那個叫陳衛國的中年人他都會面對這樣的困境。
電影的最后一個鏡頭結束,片尾字幕滾動,放映廳內響起了陣陣掌聲。
「朝陽,你覺得怎么樣?」陶玉成與林朝陽耳語問道。
「不錯,至少值回投資了。」
陶玉成聞言露出笑容,他覺得林朝陽說得保守了,這片子去電影節逛一逛其實也不是不可以。
掌聲結束,陶希武他們幾個年輕人再次被請到臺上進行訪談。
「劇本最早本來只有三十多場戲,我們是按照短片來籌備的。」
「多虧了老師們和前輩們的幫助,我們才有了這個拍長片的機會。」
「劇本改了四稿,最后才算滿意。」
輪到觀眾交流時間,臺下的燕影學子們很積極,尤其是導演、戲文、攝影三個專業的學生們。
大家都還在象牙塔里,揮斥方遒,指點江山不在話下,站起來就滔滔不絕挑了一堆毛病。
不過總體而言,《錄像廳》在燕影放映還是取得了不錯的口碑和評價,至少在燕影這個專業殿堂里獲得了大多數學生的好評。
這個評價不太可能是人情分,現在的領導、教授們可能會顧及林朝陽、陶玉成在場,可那些初出茅廬的學生可沒有這個顧忌。
因而放映會結束后陶希武顯得格外激動,他到現在還如在夢中,想不到自己人生中第一部長片竟然獲得了這么多的好評。
他今天可是在師友面前出了不小的風頭,真有種衣錦還鄉的感覺。
「大姑父!大姑父!」
陶希武歡蹦著跑到林朝陽面前,像個求表揚的孩子,問:「你看怎么樣?」
「不錯。」
他簡短的評價讓陶希武微微失望,但很快陶希武又開心起來,「不錯」已經是個不錯的評價了,他的預期本來就沒那么高。
「多虧了您幫著指導劇本——」
林朝陽一擺手,「跟我沒關系,都是你爸的功勞。」
他現在就跟菩提指點悟空差不多,你這潑猴惹了禍別把我供出來就行。
「是是是,我爸更是居功至偉。」陶希武沖老父親討好的笑了笑,一臉諂媚跟兩個長輩聊了幾句,陶希武便回到了老師和同學中間。
他今天帶著人生的第一部長片回到母校放映,大出風頭,自然要好好慶祝一番。
「這個混小子,就知道出風頭!」陶玉成笑罵了一句。
「年輕人嘛。」林朝陽微笑著說。
「小蘇,你跟朝陽同志挺熟是吧?」
正在兩人說話的時候,燕影的校領導劉國典問蘇牧「還行。以前在學校的時候比較熟,這些年聯系不算多,偶爾聚會見面。」蘇牧老實說。
「跟我過去一趟。」
劉國典帶著蘇牧來到林朝陽和陶玉成身邊,「玉成,正好今天人齊,晚上大家吃個飯,朝陽同志也一起。」
沒等兩人回答,劉國典又問:「對了,朝陽同志跟蘇教授也熟是吧?
1
見陶玉成的眼神望向自己,林朝陽點了點頭,「是,我跟蘇牧認識也20年了。」
他不喜這種應酬,但看陶玉成跟燕影的人都很熟,況且還有蘇牧這個熟人,
便默認答應了下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