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下,那少府丞也是面色僵了僵,斟酌著用詞道:“農人們都說,這和他們關系不大。”
“——因為無論是這水車,還是少府對外出售的石磨,都不是尋常百姓買得起的。”
“故而,哪怕水車能驅動石磨研磨宿麥,也只是幫那些買得起水車、石磨的有錢人,更快的研磨麥粉賺錢而已。”
“對于農人而言,并無什么大用。”
即便已經在斟酌用詞,盡可能委婉的說出這番話,那少府丞面上,也還是難免生出些許羞憤。
——水車項目,是整個少府上下三年的心血!
被一個農人如此詆毀——詆毀為‘供有錢人加速斂財的工具’,少府丞有心反駁,卻又根本無從著手。
但劉榮的反應卻依舊是淡然自若。
因為劉榮知道:用水車借助水力,驅動石磨研磨麥粉,對于百姓是有好處的。
而且是大好處!
只是這一點,劉榮并沒有苦口婆心去解釋、去向農人們解答的打算。
事實勝于雄辯。
相比起說,劉榮一向更傾向于做。
相比起用嘴勸,劉榮也一直更喜歡用事實打臉……
“水車項目的民用部分,父皇早有交代,交由內史負責推廣關中各地。”
“——但不免費。”
“每架水車,內史都要在材料、成本費的基礎上多加四成,出錢從少府購買。”
“具體事宜,父皇會召見少府親自做交代,孤便不多插手了。”
···
“真正重要的,是水車的軍用部分。”
“——測試,就放在明天下午。”
“至于保密規格,便依馬鞍、馬鐙、馬蹄鐵的程度來。”
“絕不可泄密!”
對水車的后續事宜做下交代,劉榮便稍舒緩了面上神情,繼續考察起少府在博望苑——主要是魯班苑的其他項目。
期間,長安送來消息,讓劉榮眉頭不由得一皺;
只片刻之后,卻見劉榮面無表情的搖搖頭:“不必。”
“若舅父真犯那個蠢,便由著他去。”
“孤自有盤算。”
···
“這件事,莫讓栗倉知曉。”
“——見過兒子坑爹的,就沒見過爹坑兒子的;”
“真要讓栗倉知道,怕不是要當場氣死。”
·
·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