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并沒有如過去的孝景皇帝那般,直接在御榻一端坐下身,而是走到祖母竇太后面前,就勢跪坐在地。
待自己的舉動,被一旁的老宮人小聲說給竇太后聽,劉榮這才沉聲開口道:“聽聞皇祖母,許是在宮中憋悶了;”
“孫兒這邊前來,探望一下皇祖母,順便看看孫兒能否做些什么,以解皇祖母之苦悶。”
相對政治人物而言,劉榮這話已然是足夠直白。
劉榮如此敞亮,竇太后也難得沒有趁機陰陽怪氣,而是深吸一口氣,做出一副皺眉沉吟,組織語言的架勢。
劉榮就這么耐心的等著;
等著竇太后,提出自己的條件,又或是自己的愿望。
足足過了有半晌,竇太后沙啞虛弱的聲線,才終于傳到了劉榮耳中。
“為長者尊吶……”
“更何況,是國之長者?”
似是晦澀難懂的兩句話,便將竇太后心里一直別扭的原因擺上了臺面。
——在竇太后看來,自己是長者;
不單是在親緣上,是劉榮這個孫兒的長輩,也同樣是漢家上下君臣——所有人毋庸置疑的‘君長’。
事實也確實如此。
無論是從年齡、資歷,又或是輩分、閱歷,竇太皇太后,都是如今漢家絕無僅有的長者。
如果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是真的,那如今漢家的那個老寶,便必定是竇太后無疑。
再聽竇太后,夾雜在話里話外的言外之意,顯然是不太滿意劉榮,對自己這個‘國之長者’的態度。
說得再直白一點,便是竇太后認為,自己沒有得到劉榮的尊重。
偏偏劉榮向來面面俱到,該給竇太后的體面,那是一點都沒少給——竇太后有心職責劉榮‘不恭’,卻又拿不出什么切實的事實依據;
久而久之,心里自然是愈發別扭。
自祖母竇太后口中,得了這么一個結果,劉榮也是不由得一陣恍然。
自己,對當朝太皇太后、先帝朝的太后不夠尊重?
仔細一想,呃……
似乎好像也許,還真有那么點…嫌疑?
“先帝之時,皇帝尚非儲君太子。”
“——區區公子、皇長子之身,便敢伙同孝景皇帝,將我這個瞎了眼的老寡婦,和我那苦命的兒子耍的團團轉。”
“暗下說我這個老婆子不識大體、不顧大局,也不是一次兩次吧?”
正思慮間,竇太后低緩的語調聲響起,也終是惹得劉榮面色稍有些尷尬的抬起頭;
便見竇太后,就好似一個正常人般——雙眸極其巧合的聚焦在了自己身上!
“心里想想也就罷了——偏偏還說出口來了;”
“等到頭來,又決口不認,反還奪去了太廟,搞得好像是我這瞎老婆子,在欺負我漢家的皇長子。”
“——皇帝,認是不認?”
“自己說過的話,卻反害得我這老婆子,受天下萬夫所指——皇帝,認,是不認?”
劉榮默然。
這都是老早之前的舊賬了;
但劉榮卻不敢不認。
——倒不是劉榮臉皮薄,而是這件事,自己做的確實不厚道;
而且就這么一件無傷大雅的事,若自己都不敢認,那竇太后難得愿意與自己溝通的機會,也必定會就此失去。
再等下一次,不知道得是猴年馬月了。
“孫兒,年幼輕狂……”
委婉的一聲告罪,既沒有直接承認,也沒有矢口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