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劉榮居然承認,竇太后也不由得一陣恍然。
——太久了。
上一次從漢天子口中,聽到‘我確實干了這件錯事’,竇太后都記不清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愿意認就好。
只要愿意認,那就還有的聊……
“梁孝王的事,有皇帝的份兒吧?”
“——孝景皇帝薄情,也終歸不至于對手足兄弟,下如此狠手。”
“即是下了死手,便當是皇帝,請求孝景皇帝‘除禍除根’,永絕后患,以免主少國疑之時,壓不住功高震主的梁孝王?”
竇太后又是一問,劉榮卻是面色徹底沉了下來。
當年,梁孝王劉武薨故,劉榮的第一反應,便是這黑鍋要被竇太后扣在自己頭上。
——至少也是老爺子負主要責任,自己負次要責任。
如今看來,梁孝王之死,似乎是被竇太后完全扣在了劉榮的頭上。
這件事,劉榮不可能認。
就算做了,劉榮都不可能認。
更何況劉榮沒做過,就更不可能認了。
“人死不能復生,皇祖母節哀。”
又是答非所問的一句話,卻依舊是擺明了自己的態度。
——是我干的,我肯定認;
不是我干的,皇祖母也別想強扣在我頭上。
梁王叔薨,孫兒不否認自己或許有些欣喜;
但這件事,與孫兒斷無干聯……
“當真?”
“——若有妄語,天打雷劈!”
毫不遲疑的否決,不知竇太后信了幾分。
原本還有來有回的交談,也隨著劉榮這一發毒誓,而徹底停滯了下來。
殿內,也徹底陷入一陣漫長的寂靜。
“既然皇祖母無恙,孫兒,這便告退。”
良久,見竇太后擺明了不愿多說,劉榮便也就放棄了繼續溝通的想法;
起身正要離去,卻聞竇太后唉聲嘆氣間,又丟下一句:“皇帝,年幼。”
“——卻早惠近妖。”
“太過順風順水,終歸是根基不牢;”
“日后遇到大變故,免不得要自亂陣腳。”
聞言,劉榮只篤定的搖搖頭:“孫兒以為,非也。”
“——孫兒自幼游走于宮諱之間,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及至今日,孫兒單就是鬼門關,都已經進進出出走過三五遭。”
···
“孝景皇帝曾有言:為天子者,戰戰兢兢,唯恐有傷先帝遺德,以負天下也。”
“孫兒,深以為然!”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