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這······
“回陛下。”
“那一戰,北地都尉部,自都尉孫卯以下,共四千九百八十三人,悉數戰死,無一生還。”
“全軍覆沒,連戰況都是后來,自草原歸降的弓高侯等,以草原言傳相說,方為我漢家所知曉······”
已經明白劉榮要怎么做,劉舍自也是默契的為劉榮捧起哏。
劉舍如此給力,劉榮自也不甘落后;
當即再道:“如此說來,當年一戰,北地都尉部戰歿將士,共四千九百八十三人。”
“——比此戰,程不識所部戰歿數量,都還要多七百余;”
“斬獲無從說起,便是無。”
“——此戰,程不識部,好歹還有那么八十多級斬獲。“
···
“一戰而沒四千九百八十三人,斬首無——故北地都尉上下,緣何無罪?”
“浮斬欠四千九百八十三——連自己的命,都欠浮斬‘欠’進去了,都尉孫卯,又為何有功?”
這一回,劉舍倒是沒再站出來冒頭。
卻換做韓頹當站了出來,以權威人士——軍方高級將官的角度,細心為劉榮‘解答’起了此事的內因外由。
“稟陛下。”
“故北地都尉之功,不在斬獲、不在浮斬;”
“按照太宗孝文皇帝當年的原話來說,故北地都尉之功,在于以微弱兵力抵御強敵,以近三十倍的兵力差距,將老上單于親自率領的十四萬匈奴大軍主力,在朝那塞外拖了數日。”
“也正是這數日,為北地百姓撤離、隱居爭取了時間,也為長安朝堂爭取到了反應時間。”
···
“臣清楚的記得,當年,朝堂內外談論起故北地都尉孫卯——孫公時,幾乎都是在說:若非孫卯死戰朝那,那匈奴先鋒火燒的,或許就不是回中宮了。”
“——許是新豐櫟陽宮;”
“許是甘泉行宮。”
“更或者,直接就是長樂、未央二宮······”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朝公百官即便是再遲鈍,也總該反應過來劉榮想要做什么了。
劉榮也不負眾望的圖窮匕見,順著話頭,擺出了自己此番大費周折,所要表達的核心議題。
“有勞桃侯、功高侯,將如此淺顯的道理,告知朝中公卿百官知曉。”
說著,劉榮終是會過身,側對著劉舍領銜的朝公百官,手指,卻是虛指向身體斜后方的程不識及北地諸將。
“當年,故北地都尉五千將士死守朝那塞;”
“此戰,程不識親率北地都尉部,又北地民男、關中援軍共近兩萬——同樣是死守朝那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