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代北雁門,及云中、上代等郡,匈奴人隨便湊個百十來騎,便是起碼要燒殺搶掠好幾個村莊,才愿意連吃帶拿的滿載而歸的!
至于呈集團式的大規模入侵,無論是太祖高皇帝年間的平城戰役,冒頓單于兵臨代都晉陽,還是太宗孝文皇帝年間,匈奴先鋒出現在長安附近;
——每一次,匈奴人都好像是逛街般,輕松寫意的深入漢家腹地。
過去這個冬天,是漢家自開國以來,第一次在一場邊防戰爭中,將匈奴人的入侵意圖完全挫敗,讓匈奴人沒有搶走哪怕一粒米、一尺布,及哪怕一個漢家青壯。
或許如今的漢家朝堂,還沒有意識到這個現實有多恐怖。
但沒關系;
劉榮會一點一點告訴整個朝堂:這一戰,是漢匈百十年紛爭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個轉折點。
而在此之前,劉榮首先要做的,便是通過一個一千二百戶食邑的徹侯爵位,來向天下人昭告:天子榮新元元年冬,漢匈朝那一戰,漢家大勝!
即便有人會陰陽怪氣,說些’程不識損兵折將,盡顯王者之姿,右賢王毫發無傷,仍舊難掩頹勢‘之類的話,劉榮也依舊要這么做。
而劉榮的這一舉動,倒是難得得到了東宮竇老太后的鼎力支持。
“皇帝,做的好啊~”
長樂宮,長信殿。
聽聞劉榮,將上午發生在北郊的事娓娓道來,竇老太后那盡顯老態的面龐之上,也難得涌上一抹欣慰之色。
緩緩點下頭,認可了劉榮的作為,老太后悠然一聲長嘆,便開始回憶起了當年的往事。
“我還清楚的記得當年,老上單于率軍叩邊——長安朝堂得到消息的時候,匈奴人的軍隊,都已經抵近蕭關了。”
“北地、隴右被隔絕在關外,音訊全無;”
“關中自渭水以北,無不是人心惶惶······”
“——短短十數日,關中甚至開始流傳起‘漢之將亡,衣冠落地,北蠻入主,遍地胡膻’的傳聞。”
“等太宗皇帝下定決心,調動各路軍隊、將軍屯兵備胡之時,又傳來回中宮被匈奴先鋒點燃的消息。”
“其實,也不用有消息傳回;”
“那沖天火光、濃煙,隨便在長安找個民居屋頂,便已是能遠遠瞧見的了······”
帶著追憶的口吻,說起自己記憶中,發生在太宗皇帝十四年的那段過往,老太后又是一聲悠長的哀嘆。
許久,方從思緒中回過神,摸索著探出手;
雖是握住了女兒劉嫖的手,但嘴上,卻是稱贊起了落座于殿內東席,仍略帶茫然之色的程不識。
“程將軍,是太宗皇帝年間的老臣了。”
“——若我沒記錯的話,程將軍便是在當年那一戰,起于雁門?”
“眨眼間,這都過去了整整二十年。”
····
“當年的小中郎,已成了如今老臣謀國的宿將;”
“當年的皇長孫,如今也做了我漢家的縣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