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想過后宮險惡,一如帝宮深似海;”
“——可想過我漢家的皇后,不單是縣官之正宮發妻,也同樣是母儀天下的椒房之主?”
“又可曾想過從今往后,平陽侯一族,將平白生出諸多忌諱,凡族人皆當謹言慎行,肅整門風?”
接連好幾問發出口,劉榮便慢條斯理的端起茶碗,優哉游哉的小口抿起了茶湯,并沒有急于催促,而是給曹淑留下了足夠的思考時間。
曹淑也確實需要思考時間。
在入宮前,兄長曹壽自然是為曹淑做足了功課,諸如‘陛下若這么問,你便這么答’之類的交代,更是說了不知多少。
只是真到了劉榮面前,又被劉榮機關槍似的問題突突突一陣問,饒是曹淑早有成竹在胸,也是不免有些舌頭打結。
強自淡定許久,又偷偷做了好幾個深呼吸,曹淑才勉強定住心神。
又將劉榮的問題仔仔細細回憶了一遍,再組織好語言,確定沒有什么不妥,才小心翼翼開口答道:“父母之命,不敢違也。”
“先父亡故,兄長代父為民女定下婚事,民女自當從之。”
“——尤其還是嫁作天子婦,為漢椒房主;”
“此齊天洪福,民女,不敢怠也……”
···
“陛下所問,民女,皆想過。”
“——民女知道,做漢家的皇后,與嫁做常人婦,可謂是毫無相似之處。”
“做了皇后,便要母儀天下,要整肅后宮——要養育諸公子、公主,還要調理宮中寺人、婢女,又諸多姬、嬪。”
“皇后的母族外戚,更當謹言慎行,一日三省己身,以免步呂氏之后塵。”
“此般種種,民女,不敢輕之、不敢不慎之;”
“然民女,亦不畏之……”
單是從曹淑這段簡短的發言,劉榮其實便不難聽出:對于這位準皇后,平陽侯家族不單是最近這半年在突擊填鴨。
若非是要做皇后,而是同尋常的功侯女般,嫁與其他門當戶對的功侯貴戚之類,這曹淑,也當得上一聲:賢。
娶妻娶賢。
這是一個好妻子——至少是賢妻胚子。
但劉榮心里很清楚:漢家的皇后,不可以只是一個純粹的‘好妻子’。
——在漢家,太子是皇儲;
皇后,則是‘后儲’。
如果說,漢家對于太子的考察,是‘此子是否能成為好皇帝’的話,那對皇后的審查,便是以‘此女能否成為一個好太后’來作為準則。
尤其是在如今漢家特有的二元政體下,這項審查是否精準,甚至極有可能關乎到宗廟、社稷安穩,乃至王朝興衰……
(本章完)</p>